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舌尖上的中国》班底
《悲喜一家人》将播
胡适作品精选集出版
电子音乐制作走近大众
众主演畅谈“撒谎”心得
“大表姐”带你浴火重生
钢琴家,是用“爱”弹出来的
解读生命和艺术之美
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开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钢琴家,是用“爱”弹出来的
——访美籍华人钢琴家孙以强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我不同意‘孩子学钢琴得靠逼’这样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钢琴家,是靠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弹出来的。”昨日,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特聘外国专家孙以强在谈到自己的音乐教育观点时如是说。他的学生胥佳诚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得业余组第二名好成绩的消息,连日来也振奋着河南钢琴学子的心。享誉乐坛的外籍钢琴家为何回国执教、家长到底应该怎样理智面对孩子学习钢琴?孙教授向记者一一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对“孙以强”这个名字还不太熟悉,那么一定知道郎朗等一批中国钢琴家经常演奏的《春舞》、钢琴考试十级曲目《谷粒飞舞》等深受欢迎的作品,而这些正出自孙以强之手。此外,他还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送红榜》《唱支山歌给党听》《引水稻田心欢喜》、豫剧伴唱《沁园春·雪》等作品。有人称他为作曲家,但孙教授自认为作曲只是业余爱好,教学和弹琴才是专长。

2011年,孙以强结束在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受聘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为这里的钢琴教师授课,不少河南的钢琴爱好者“闻风而动”,纷纷要求他在业余时间能指点一二,胥佳诚就是当年最早拜师门下的学生之一。

“我最喜欢胥佳诚的地方,就是他对钢琴的热爱。”孙以强坦言,胥佳诚对钢琴发自内心的热爱打动了他,而他自己,也坚信“弹好钢琴必须要热爱它”。“在美国,钢琴和踢球、形体训练等课外活动的地位是一样的,是纯粹的兴趣爱好,但中国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格外舍得投入精力和财力。”孙以强坦言,相较之下,跟他学琴的中国孩子都非常努力、好学,教起来很有成就感:“在这里教学,我能感到一种享受,能找到可教之材,可以看到他们在我的指导下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尽管已年过古稀,但孙以强每天仍然坚持练两三个小时的琴。在他看来,制约中国青少年钢琴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孩子们练琴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如果想达到弹得‘还不错’的程度,每天至少应该有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但现在的孩子们学习负担很重,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练琴。”孙以强说,音乐虽高雅,但是很多艺术家都面临着温饱问题,现在不少家长带着功利心强迫孩子学习钢琴,殊不知“学艺术并没有退路”。“追求艺术应该是完全凭着对它的热爱,不然到最后真的很难坚持下去。”孙以强认为,以学钢琴为例,孩子学琴最好以普及、陶冶为主,等孩子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真正表现出兴趣和天分后,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在专业道路上继续发展,也为时不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