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0版:区街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杨志强)“不得不说生态廊道工程好,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逛公园的感觉,和住在市中心区别不大。”今年,二七区对郑登快速通道两侧的生态廊道进行了升级优化,家住通道两侧的张大爷提起廊道赞不绝口。 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建设是二七区承诺的2015为民十件实事之一。年初,二七区向全区人民郑重承诺办好十件实事,涉及住房保障、教育发展、就业创业、医疗卫生、便民服务、道路交通、生态绿化、文化惠民、困难帮扶、食品安全监管等10个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部或超额完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兑现承诺,二七区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建立台账、强化责任、严把节点,实行“日协调、周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采取节点预警、实地督导、定期通报和约谈等方式,对实事办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先后召开实事督导协调会议13次,印发督查通报8期,并通过二七播报、政府门户网站等对外窗口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有力保障了民生实事高效推进。 在安置回迁群众方面,为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二七区坚持把公租房建设和安置房建设作为社会民生的重点大事,紧抓不懈。2015年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528套,基本建成3092套;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7767套,基本建成9900套,一大批群众已陆续回迁。 在便民服务方面,全区以“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做到“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据统计,投资700万元,建成标准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0个,同时投资535万元,为全区每个社区增加了5万元工作经费。 今年,二七区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生态园林城区。把绿化提升、生态廊道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重点实施了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建设和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示范段建设。目前,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建设可施工部分102万平方米已完成全部,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示范段56万平方米已进场施工。同时,为方便群众出行,大力推进“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完善城乡路网体系,筹措资金3.62亿元,新建双泰路等市政道路18条,投资844.8万元改建郭樱线等乡村道路4条,目前,已全部主体建成。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二七区政府投资60万元,积极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开展公益演出和公益培训各100场,培训各类各级文化骨干20400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二七区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今年,二七区又专门设立了2000万元困难救助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类临时性补贴1110.7万元,同时发放低保对象大病救助金110.9万元,困难家庭救助金22.42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9.8万元。今年,二七区将精神病患者也纳入救助范围,发放各类医疗救助金14.04万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二七区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区20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全部实施24小时食品安全数字化监控管理,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累计抽检米、面、油等11类食品2100余批次。 在安排就业方面,全区积极推进就业、促进创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352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9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12人,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 与此同时,为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区财政投入450万元,将新农合标准提升至140元,保障参合人员即时报销,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