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CBD内环景观灯明晚正式点亮
石井村打出首口深水井
高速公路微创修复医生
花生遗传育种专家
郑州灵活就业人员
社保费可代扣代缴
两千无偿献血志愿者
累计服务逾4000次
本月20日起全省启动
新农合智能审核试点
《亲兄弟明算账》上线
用动漫讲述普法故事
二七区1745套公租房
昨起排号分配房源
1208经开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新友:
花生遗传育种专家

张新友,作物遗传育种领域专家,1963年出生,河南太康人,农学博士。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经过30余年的研究,他率领团队培育出“豫花” “远杂”系列早熟、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33个。

其中,豫花7号、15号、远杂9102等品种成为黄淮海地区不同时期的主导品种,最高年份覆盖该地区花生面积的25%,累计推广1.05亿亩,增产花生231万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15亿元,为推动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和促进产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开展了花生野生种质发掘利用研究,建立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了一批优异新种质及远杂9102等新品种,实现了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居国际领先水平。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植物新品种权6项。获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原学者等荣誉称号。

1986年,张新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著名花生育种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恩生的研究生。1988年5月,在导师推荐下,他只身前往位于印度的世界著名花生研究中心——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主攻花生野生种的利用潜力、利用途径及种质创新研究。

为了攻克课题,张新友频繁穿梭于试验室和实验田,一年后终于筛选出高抗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种子,解决了该所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为野生抗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被英籍导师誉为“新突破”。导师挽留他在此攻读博士学位并承诺提供优厚待遇,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1989年底,张新友回到河南后,吃住在实验田,奔波在繁育种的路上,成了个地地道道的“花生产科医生”。

得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张新友表示,感到了更多的责任。过去作为一个团队带头人,只要考虑一个团队的发展,现在会被期许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带头人,要考虑整个产业、学科的发展,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大家给你这么高的荣誉肯定有更高的期待,我会努力把压力转为动力,踏踏实实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科带头人。而且,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做研究是最幸福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做一辈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