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上合风云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合总理会”为啥选在郑州开?
风动绿城
悦湖会3
永威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合总理会”为啥选在郑州开?

上合组织总理会为何选在郑州开?不少人感到有些意外。

仔细分析,郑州举办此次“上合总理会”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所谓“意料之外”,是因为此前的13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举行城市均为某成员国的首都或者该国排名前列的大城市,但举办此次会议的中国城市既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位于中部的郑州。

所谓“情理之中”,是指郑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在促进中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郑州成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也就不难理解。

“一带一路” 郑州角色重要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应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视察郑欧班列时提出“要把郑州国际陆港建设成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打造一些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其中就有郑州。

今年11月30日,《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明确了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在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因此,此次会议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郑州举行,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交流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郑欧班列 架起经贸合作金桥

位于“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郑州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位优势,与这种区位优势紧密相连,郑州在交通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郑州正在推进以“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国际国内航线网、高速公路网 “三网融合”的大枢纽交通体系。

航空方面,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本月即将建成投用,目前郑州通往国内外的客货航线185条,覆盖了除非洲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1.5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货运吞吐量连续三年增速位居国内大型机场第1位,排名上升至全国第8位。

铁路方面,除了原有的京广、陇海铁路在郑州交会外,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也正在加快形成,京广、郑西快速铁路已经通车,郑徐快速铁路即将完工,郑合、郑渝快速铁路启动建设,郑州—开封、郑州—焦作城际铁路建成投运。

公路方面,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七横九纵”干线公路网也已基本形成。

铁路、航空等交通优势造就的对外开放优势,使内陆城市郑州在促进中外合作交流,尤其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013年7月,第一班郑州至德国汉堡的国际铁路班列开行。郑欧班列的开行开辟了中国通往欧洲的物流新通道,促进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经贸往来,奠定了郑州的国际枢纽地位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地位。

目前郑欧班列已实现每周去程三班、回程两班的常态化运行,是国内每班载货最多、出境口岸最多、货源覆盖最广的中欧班列。

郑欧班列沿途主要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除了从阿拉山口岸出境,郑欧班列还开辟从二连浩特口岸经蒙古、俄罗斯等国的第二通道。

此次参会国家中,郑欧班列途径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是成员国,蒙古国、白俄罗斯是观察员国。这些国家对郑州应该不陌生,郑欧班列已经架起了合作交流的桥梁。

对外开放体系 郑州不亚沿海

虽然在内陆,但郑州的对外开放体系建设方面却多有创新之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郑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郑州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角色和地位更为重要。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契机,郑州的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积极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近日,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通过验收,郑州试点的交易规模、分拨能力、监管创新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关务体制大胆创新。郑州不断拓展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 的通关体制的重大突破。

依托郑州国际陆港和河南电子口岸,实现了海港功能内迁、陆港功能前移、铁海一体联运,实现了郑州海关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关区通关一体化,构建起了与沿海相当、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体系。

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诸多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使郑州有底气举办国际性会议。

郑州发展成绩令人瞩目

近年来,在国内城市中,郑州的快速发展也引人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郑州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94个城市中的排序由2011年的54位前移至2014年的19位,晋升35个位次,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第5位。

清华大学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显示,郑州在全国1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排名由2011年的第16位前移至第9位,晋升7个位次。

今年国庆节期间腾讯大数据的分析显示,郑州市民出市境人数排名全国城市第5位,而来郑人数形成的城市旅游压力排名位居全国第3位。

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郑州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

而在郑州城市建设上,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建设的郑东新区无疑是郑州的新名片,在国内城市新城区建设中具有很高知名度。采用国际招标的郑东新区规划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环形城市等现代理念。这里既有造型现代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也有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乐器和古建筑的河南艺术中心、会展宾馆等建筑。古老与现代的郑州在这里实现了跨时空“对话”。此次会议在郑州举办,国际政要可以实地感受中国城市建设的成果。

今年“上合峰会”举办地

也不是大城市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是上合组织最高会议。自2001年以来,共召开过15次。以前14次会议举行的城市均为成员国的首都或排名靠前的大城市。但今年7月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却是在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乌法举行。与往届“上合峰会”举办城市相比,乌法在名气上并不算大,以乌法为首府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地区此前从未举办过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但乌法这次得到了不少国家领导人的称赞。

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是规格仅次于元首理事会会议的高级别会议。“上合总理会”目前共举行了13次,举办城市也都是成员国的首都或排名靠前的大城市。第十四次“上合总理会”选择在郑州举办,虽是例外,但也符合上合组织高级别会议选址变化的新趋势。

会议影响

此次“上合总理会”在郑州举行,对郑州、河南乃至中部地区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让郑州了解世界

“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把欧亚连成一体。

当前,建立在空运、互联网、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新的经贸组织模式,使郑州这样具有内陆区位优势的城市有了全方位从事全球贸易、从事国际产业合作的条件,有了建设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市的时代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的目标。

此次国际会议的举办,将会加深郑州对有关国家的了解,而这是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基础。

此次国际会议在郑举办,将有利于郑州以全球化的视野定位产业、交通、科技、服务等领域的发展,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郑州加速向国际化迈进。

最直接的是,此次会议将会为郑州今后举办国际会议积累宝贵的经验,有助于郑州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国际化。

让世界瞩目郑州

此次国际会议,使郑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目光,对于郑州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国际知名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不难想象,此次会议对于增进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河南与有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还有一点,此次“上合总理会”选在郑州举行,无疑是对中部地区发展成绩的一种肯定,对于增进中部地区的发展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武建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