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评上省技术能手
可直接晋升技师
交警日夜坚守全力护航
全省高速公路总体平稳
加强交通管理
道路安全畅通
河南诞生首张异地办理身份证
14家科技企业
入选省级孵化器
全国首批农村优秀学习型组织
我省4上榜单位皆出自新郑
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
艺术展评选在郑启动
郑东新区:新型城镇化绘就国际新城
海外舆论热议“上合总理会”成果
1217黄标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双轮驱动下的产业之城
郑东新区:新型城镇化绘就国际新城

新型城镇化的样本

系列报道

之一

(上接一版)生态、环形、共生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的规划充满人文情怀: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联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在这里,你流连于时尚、现代的城市建筑间,却又处处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必须协调一致,实现双轮驱动”。

从着手城市建设的开端,郑东新区就着力繁荣城市的经济,为打造一座具有持久活力的新城奠定基础。十多年的专注建设,如今郑东新区已经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高端商贸业为支柱,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配套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10月26日,郑东新区40个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80亿元,这是继10月15日集中签约18个项目后,在郑东新区强投资方面的又一大手笔。

项目拉动新城快速崛起,截至2014年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完成投资2600亿元。今年1~10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9.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如火如荼。目前,郑东新区共入驻金融机构264家。全国性金融机构除四大国有银行悉数入驻外,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仅剩1家未入驻,外资银行已有汇丰、东亚、渣打等3家入驻。

这里也是“中原系”金融机构的大本营:在这里,中原证券成为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省域证券公司;实收资本居全国城商行之首的中原银行落户并稳步发展;中原信托实现累计管理信托财产超过3500亿元;中原期货成为四大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单位。今年,河南第一家法人保险公司中原农保获批成立,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中原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揭牌,为郑东新区金融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态齐聚郑东新区,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快速发展,多元化金融业态也异军突起。2004年至201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种从3个增至16个,成交量从2400万手增至6.8亿手,增长28倍,今年前9月总成交量达8.4亿手,占全国市场三成。数据为证,今年前三季度,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为99.5亿元,占GDP的51.84%,金融业的支撑效应越来越突出。

“双创”是郑东新区的另一发展引擎,创新创业带给郑东新区无限活力。在郑东新区电子商务大厦内,集聚了65家小微企业、3000多名创客,两年前,这幢楼缴纳税金几百万元,2014年增涨到几千万元,2015年可实现5.5亿元。在这里,每年上缴税金超亿的“亿元楼”有26幢,共入驻世界500强49家、国内500强企业68家,总部企业68家。

■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城

城市建设最终目的是让群众生活的更好。郑东新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高标准建设群众安置用房,同步配套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村庄变社区、平房变楼房、农民变市民,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位于郑东新区的五洲汇富社区的居民,除了完成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之外,还多了一个身份——原村集体公司五洲汇富公司的股东。

2006年1月,代表着全村村民利益的河南五洲汇富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368万元,量化到每一个失地农民的股权为4800元。

五洲汇富实业公司利用预留地在社区附近建起五洲精品陶瓷市场、五洲玻璃一条街市场,经营得红红火火,每位股东每年都从中分得可观的红利。

今年,郑东新区在安置房建设项目上已完成投资110亿元,实现新开工安置房500万平方米,累计实现开工安置房850万平方米。实现龙兴嘉苑等7个项目223万平方米主体封顶,其中商都嘉园等5个项目19531套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将于年底实现分房回迁,回迁人口2.5万人。

与此同时,郑东新区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普惠性服务网络建设。目前,东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02所,在校学生5.3万人。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等17家医院相继建成,医疗床位2400余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达1.6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6.5万人。初步实现了居民就近居住、就近上学、就近求医、就近就业的目标。

如今,郑东新区正着力龙湖、龙子湖、白沙区域三大主战场,全面加快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三大形态”:以金融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形态、以绿色低碳智慧为特征的花园城市形态、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形态。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郑东新区必将迸发出新的活力,继续释放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