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为都市区建设“撑腰” 五 年担当 五 年实干 五 年巨变 系列报道之二十六 核心提示 十二五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可以说,十二五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五年,是省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是郑州民生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是在郑州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必将留下痕迹的五年。 五年的发展和变化,生活其中的市民有切身的感受,参与建设的人们有鲜活的记录,专家和社会各界也会有各自独到的观察、评价和建议。即日起,郑州报业集团所属《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手机报及数十个“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集群联合推出“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大型系列报道,我们把重要版面留给普通市民,留给生产和建设一线的劳动者,留给为郑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留给关心郑州、支持郑州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倾听他们最真实、最动人的,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感受他们的喜悦和激动,感受郑州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各位读者的参与,如果你有关于郑州建设发展的难忘故事、精彩图片;如果你对郑州未来的模样,有着美好期许、展望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文字、图片、视频、动漫都可以发送给我们,我们将认真梳理后予以刊播,期待着与你们一起共同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变化的律动。 讲述 创新发行首单 项目收益票据 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慧云 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政府平台类公司攻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也助力交建投朝着“公司专业化、资产证券化、融资多样化、经营市场化的‘四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行。 2014年,交建投依托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发行了全国首单项目收益票据,成为这一新融资工具全国首个吃螃蟹者。这一创举也解决了郑州东站东广场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 由于项目自身情况的差异,我们也力求以多元化融资应对,努力在创新融资方式上求突破。目前正推行的有融资租赁业务、股权融资。公司利用现有的路桥资产,与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对接,目前首单融资租赁业务已落地。 公司在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作为核心的同时,努力开拓多种经营市场,并力争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正探索建立统筹管理、统一调配,看得见、管得住、调得住的“资金池”。 讲述 受益改革 参与改革 郑州公用事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丁青海 我们既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正是这项改革催生了公用事业集团。 公司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融资公司和资本运作平台的功能。正式运营不足两年,已经获得银行授信130多亿元,累计融资到账45亿元。雄厚的资金,既解决了公用事业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也提高了建设效率。这些融资对支持郑州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运维、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正在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仅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契合循环经济的发展主题。 公司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平台的功能,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上市公司中原环保。对中原环保进行资产重组,将优质的污水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使国有存量资产得以盘活并增值8个亿,同时带动国有资本权益增值20个亿,新增资本市场再融资能力百亿。此举带动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让我市公用资产的证券化率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进一步提高。 讲述 应改革而生 伴改革成长 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汉甫 伴随着2013年7月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式实施,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月也正式组建成立。这也是这项改革后我市设立的最大投融资公司。 集团公司的成立、成长与发展,是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见证,更是这一改革成果的直接展现。成立两年来,先后承担了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等十余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眼下,郑发集团正积极谋划战略转型。着力开拓资本运营、金融服务业务板块,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盘活存量,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实现“四资”良性循环。 未来5到10年,郑发集团将采取“缓退稳进,强实拓虚”的发展实施路径,逐步发展成为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中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优的国内一流现代化投资集团。 由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建设的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建设前后对比图 讲述 投融资体制改革 激活了一池春水 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远森 完善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了企业运营机制。集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转变了政府职能,理顺了政企关系。通过改革创新,政企关系进一步理顺,集团作为政府投融资公司成了项目建设的主体,真正行使项目业主权利。 创新机制为集团发展增添了活力。集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要求,积极推进市场化运营管理,与中原区、二七区、惠济区签订了土地一级开发合作协议。政府对集团的资产注入变“拨”为“租”,使原来的“死资产”成为“活资产”,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集团率先吸收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运作,总投资80亿元的107辅道快速化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 周鸿斌 制图 2014年,8家市级政府投融资公司共完成融资352.7亿元,总额是前3年融资总额的3.6倍。 1171 亿元 1452 亿元 增长24% 改革初 目前 8家投融资公司 2014年融资总额 前三年 融资总额 @阿桑:“双创”背景下,会出现很多有创新、创意的小企业,但他们缺少资金,如果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出手,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成长,甚至做大做强哦。 @李小蒙v-feus:看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郑州模式在全省推广》这篇报道,突然有了信心。我们小微企业,需要输血! @晴天:郑州“银行+共保体”融资新模式,让保险公司参与其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创新!创举! @hello雾里云里:支持政策很好,但落到实处最重要。 @不惑:大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支持他们就是为城市储蓄后劲! @黎明静悄悄:政府的出发点很好,可银行的手续真心烦琐! @英雄年少:更多的小微企业是自我发展,希望能惠及所有小微企业。 @大漠之风:金融机构应真关心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 我们期待您的讲述、展示和分享。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邮箱:zzrbszbb@163.com 电话:0371-96678 郑州晚报微信:zhengzhouwanbao 郑州晚报微博:http://weibo.com/zzwanbao 中原网:www.zynews.cn (如果您对我们的报道有什么看法,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刊发) 专家点评: 投融资体制 改革势在必行 省豫资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建斌 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郑州而言,投融资体制改革可谓势在必行。郑州都市区蓝图的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都需要大量资本来支撑。钱从哪儿来?投融资体制改革正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可喜的是,郑州抓住了这一改革的机遇,提前起步,主动作为。 今年初,省政府发文要求政府投融资公司激发内部活力,谋求转型发展,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投融资能力。郑州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也直接惠及郑州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郑州市开展了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多个大项目建设,地铁、环路、保障房等,这些项目的顺利建设,正是得益于市属投融资平台强大融资能力的支持。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属八大投融资公司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将为郑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