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剑胆琴心 侠骨柔情
新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确保明年1月1日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
前11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
全市七大主导产业占七成
坚持常态长效 巩固扩大成果 践行“三严三实”
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剑胆琴心 侠骨柔情
——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铿锵玫瑰组合
名医档案 董秀娟 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血液学会青年委员、省免疫学会委员、省血液病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4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科研项目3项。
名医档案 王娴静 省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委员、省直医疗生育保险医学专家、省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王秋红 文 丁友明 图

↗ 她们,剑胆琴心,用火热的青春和热血潜心于白血病的研究诊治。她们,侠骨柔情,用光辉的人性和心灵倾心呵护白血病患者。她们,就是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团队。

↗ 传承110年悬壶济世、薪火相传的历史,站在前辈坚实的肩膀上,踏寻血液科30年“12个省内第一、4个国内第一”的闪光足迹,她们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不断续写新的传奇。

↗ 在这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血液科团队中,董秀娟和王娴静,无疑是两朵最耀眼的铿锵玫瑰组合。

“侠医”董秀娟:

打破干细胞移植新纪录

2014年9月,17个月大的白血病患儿小慈,站在了生死一线的关头。因为病情严重,年龄太小,风险太大,没有医生敢冒险收治。

这时,一位“侠医”闻讯,向这个可怜的孩子伸出救命之手,将其收治入院。小慈与父母配型不合,脐血库又没合适的脐血,她就求助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渺茫希望中,终于寻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志愿者。

更激动人心的是,12月16日小慈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经过52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孩子顺利出舱,最后康复出院。这创下了我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年龄最小的纪录,且患儿全程无家长陪同。

业内权威专家高度评价说:“无陪护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小于两岁患者获得成功,说明郑州市三院血液科医护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位“侠医”,就是“中原健康卫士”、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三院血液科主任董秀娟。

她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两次前往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深造,师从国内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邵宗鸿、冯四洲教授,其科室前辈是省内著名血液病专家侯天德、赵晓武。

她剑胆琴心,近年来带领团队奋力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地。

一个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女孩,在国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她多方努力,积极与台湾慈济骨髓库联系,让孩子获得了一份HLA完全相合的干细胞,成功移植后顺利出仓,成为我省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者。

不久前,一位白血病患者从外地专程赶来,邀请她参加婚礼,在婚礼中郑重向医护人员深深三鞠躬,以此感谢她们3年前治好他的重症。

而今,站在新起点上,她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省内一流、以骨髓衰竭性疾病个体化诊疗为特色的郑州市骨髓衰竭性疾病诊疗中心,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柔情”王娴静:

倾心呵护患儿身心健康

与坚强柔韧的“侠医”董秀娟不同,血液科副主任、小儿血液科病区主任王娴静,更多的则是一腔柔情。

在治疗上,她亦是巾帼不让须眉,擅长各类小儿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治愈率达到80%以上。

一位白血病患儿,经过她两年多的治疗后,不仅身体康复了,而且学习成绩骄人。如今,患儿是一家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三学霸、市级三好学生,立志将来从事医学研究,攻克白血病。

而且,她更重视治疗的舒适度,是舒缓治疗的探索实践者,不仅关注病,更关注人的精神。

她率先创建了“守护者联盟”志愿服务队,全方位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尽可能地给予患儿及家长更多人文关爱,尽一切所能减轻他们的精神痛苦。

她还把病区精心布置成充满童趣的家,成立了“新阳光·儿童舒缓治疗专项基金合作中心”,志愿者们定期探访,陪患儿游戏学习,给家长做心理疏导等。

“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常说,“拯救病人的生命,只是初级层次的医匠,而能给予患者精神和心灵上关怀的医者,才是真正的好大夫。”

在血液科病房墙上,有几幅血液病儿童画。画中的世界是绿色的,充满了生机,一个孩子牵着大人的手在玩耍,上面写着“我爱你王妈妈”。

这就是对这位2015年全市“十大最美母亲”获得者最生动的诠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