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人民放歌与时代共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文联所属12个协会新任主席系列访谈(一)
为人民放歌与时代共鸣
无心插柳柳成荫让河南书法达到新高度

编者按

2015年是河南文化艺术事业凯歌高奏的一年,年末岁尾的近一个月来,经过三次大会,河南省文联所属的12个协会全部完成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省文联下属各个协会新上任的“掌舵人”作为全省各个艺术门类的推动者、引领者,对于协会未来的工作有何构想?怎样带领所在协会为人民放歌、与时代共鸣,生产出更多富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精品力作?《郑州日报》从今日起推出对省文联所属12个协会新任主席的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秦 华 崔 迎 实习生 王世瑾 文 丁友明 李 焱 白 韬 图

自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后,河南省文联主席杨杰的肩上又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表示,虽有压力,但仍有信心能够担当起这份重担。近日,杨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河南书法曾领全国之风骚

作为书法家,杨杰很庆幸自己见证了河南书法的发展,并同书法豫军一起成长。在采访中,杨杰对河南书法的成长如数家珍: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这比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还要早一年,那个时候,河南的书法可以说是领全国之风骚的,许多大的书法活动,如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交流大展等,不仅开全国之先河,也在全国书法界引起轰动。

河南书法起步至今已有35年,在著名书法家张海等老一辈书协领导的努力和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复兴之路,在全国各类展览中,无论是从入选数量还是获奖数量,河南书法都位居前列,“中原书风”逐渐形成。

杨杰对河南书法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如今文艺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书法和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密切,群众基础广泛,它的社会关注度更高,“我们河南不仅是书法大省,也可以说是书法强省。”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杨杰年轻时是一个文艺青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文学梦的杨杰选择到省文联,虽然做得是行政工作,不过她始终与写作和书法同行相伴。

杨杰酷爱书法,苦练研习,曾多次参加书法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到文联工作后,她有更多机会向谢瑞阶、陈天然、张海、王澄、周俊杰等前辈学习,书法进步很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兴致盎然的杨杰一直将书法视为业余爱好,并没有当书法家的目标。

机缘巧合,更是天道酬勤。杨杰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省妇女书画家协会主席、省书协副主席。由一名业余作者成为河南书法的领军人物,杨杰这一路走来看似偶然,其实有许多必然在其中。

让河南书法达到新高度

此次出任省书协的新一届主席,杨杰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我们这一届主席团成员知道自己面对着大家更高、更大的期望。近几年,各省的书法发展比较快,河南书法以往的优势逐渐弱化。但我们非常有信心能使河南书法不断前进,达到新的高度。”杨杰表示,河南书法的基础很好,队伍大,高手多,各级领导重视,群众中有较强的书法根基,很多知名书法家是从河南走出来的,全国对河南书法的认可度很高。

“这届主席团成员大都是当今活跃书坛的领军人物,这都是非常好的条件。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集中智慧,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在带头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之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切实做到担当、奉献、服务、引领。” 杨杰对于未来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彰显特色、面向基层。她希望带领河南的书法队伍达到三个目标: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有成就的书法豫军;创作一批能体现时代精神、代表这个时代艺术水平的、人民群众所认可的精品力作;让中原书风在全国有更大影响,河南书法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有更强的竞争力。

她是河南作协33年历史上首位女主席;她只用了8年时间就获得了中国文坛最高奖之一的“鲁迅文学奖”,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异;她的名字屡屡见诸《当代》《花城》《人民文学》等著名文学刊物……她就是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邵丽。此次就任,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怎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记者近日采访了邵丽。

接下重担信心十足

作为一名职业作家,邵丽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一名管理者,邵丽此前担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有8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此次高票当选省作协主席,可谓实至名归。

“当选省作协主席很惶恐,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过,大家的认可和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支持也令我很受鼓舞,信心十足。”邵丽说,在她之前,于黑丁、张一弓、张其华(田中禾)、张宇、李佩甫先后担任省作协主席,这些前辈著作省身,她会向前几任主席虚心学习,勇攀写作高峰。

“一个作家,最终还得靠作品说话。”这是邵丽常说的一句话。这次成为全省作家的领军人,邵丽很清楚不仅要自己写得好,还要为大家服务好,带领大家一起创作好作品。她希望与广大文学爱好者一起,向前辈学习,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促老推新加强宣传

作为一省作协的“掌门人”,邵丽对自己带领的这支队伍有着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对于河南的作家队伍,我最满意的就是能耐得住寂寞,默默耕耘,愿意花很长时间去打磨一部作品,这种态度很可贵。”邵丽说,“文学豫军”在全国文坛排在前列,“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文学大省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触电’方面,我们的思想观念方面还比较保守。”

邵丽表示,未来五年,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老人,推新人,持续打造河南作家在全国的影响力,我们要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着力培养更多有影响的文坛领军人物。同时,还将继续做好各类文学奖项的评选、奖励工作。此外,省作协还将成立河南省网络作家学会,对优秀网络文学作家进行扶持。

邵丽特别提到省委、省政府授予李佩甫“河南省文学创作杰出贡献奖”并颁发奖金50万元,“这种做法在全国各兄弟省市中是十分罕见的,这不仅是对河南文学创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河南作家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向生活要创作素材

怎样的文学作品才是好作品?怎样的作家才是成熟的作家?对此,邵丽认为,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按周作人的说法来说,无非体现在“物理人情”上,物理是大道,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人情则是在环境挤压下的内心。

在邵丽看来,当下作家只是习惯于讲故事,讲别人的故事,即使是自己的故事,也是改头换面的、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设计的、添加了各种小说和流行元素而生产出来的,“我认为,能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述说自己的生活,并反思其中的变化,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真正成熟的标志。”

邵丽说,作家写作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深入生活。“曾有一个时期,我一直尝试着离真实的生活远一点,不暴露作者的面目和思想。但我觉得我的尝试失败了,我是吃着现实主义的面包长大的,而且甚爱这一口儿。”邵丽说,作家不能闭门造车,而一定要多去基层体验,以她自己为例,她前期的作品较为重视技巧,而缺乏生活的厚度,2004年开始,她去基层挂职锻炼两年,收集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从此写出的作品开始更接地气,“所以说,深入基层是一个作家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

这是周虹第三次当选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所属的12个协会中,只有他连续三届当选主席。在这个职位整整14年时间,周虹带领着河南的音乐走出了低谷,终于在全国乐坛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话语权,“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带领全省的音乐人继续拼搏,力争早日将河南打造成中国音乐的高地。”谈到未来,周虹踌躇满志。

河南音乐步履铿锵

“2001年第一次当选省音协主席时,我激动、心奋、不安,这次当选,我心态上多了些从容和平静。”河南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周虹也因此更添一份笃定与自信。

周虹是河南音乐发展的见证人、亲历者。2000年以前,河南音乐比较落后,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中,音乐类的歌曲创作奖从未有过河南的身影,这一直是河南音乐人的痛。直到2001年,河南才有两首原创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自此,河南音乐在全国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那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能力、也不好意思请外面的音乐人来指导交流,自己都觉得层次不高,怕人家笑话。”周虹说,河南音乐人一直在努力,但不容乐观的现状却使得他们在全国同行面前有些自卑,这种情况从2002年开始有了变化。那年河南省启动“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木兰诗篇》《风中少林》等四部精品横空出世,全国音乐界开始对河南的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多年来,河南音乐界一步步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让音乐在指尖流淌

翻看周虹的简历,会捕捉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信息:他是第一位在北京由国家乐团演奏个人作品的河南作曲家;他的作品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年轻时的他,在“上山下乡”时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还曾瞒着领导偷偷报考了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正是我一生的追求。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正是源于这份对音乐的热爱,正是扎根于河南这片厚土,《清明上河》《豫韵》《大河情思》《云台山素描》等旋律优美、富有中原特色的音乐作品才能从周虹的指尖一首首流淌出来。

周虹已经59岁了,但他从没有好好享受过周末和假期,他不仅是一省音乐的掌门人,他还是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董事长,繁忙的行政事务占去了他大量的时间。可即便如此,周虹也从未停止过创作,“我是音乐的音符,音乐是我的灵魂。白天没时间,我就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创作。我现在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期,只有勤于创作,这支音乐的笔才不会生疏。”

打造“中原乐风”品牌

谈到河南音乐的现状,周虹说:“这些年河南的交响乐、合唱、民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合唱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河南交响乐团是省级一流乐团之一;河南民族乐团已经步入全国一流的行列。”对于不足,周虹也不避讳:“河南音乐发展很不均衡,也没达到一定的高度,与音乐发达省份还有不小的距离。”

周虹说,如何把河南打造成为中国音乐的高地,是对他本人和这一届省音协主席团的严峻考验,接下来,省音协将加强对新人的培养,争取推出一些音乐领军人物,同时,提升整体创作水平,力争使河南音乐形成一派,成就“中原乐风”品牌,在全国乐坛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希望广大音乐界人士能齐心协力,将河南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我们音乐人的贡献。”

12月17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刘杰当选主席。在与记者交谈的时候,刘杰的言谈举止与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一位艺术家的儒雅气质,也彰显了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果敢坚韧。

“拿了这份工资,就要做好工作”

出生于豫东平原的刘杰从小就喜欢画画,“我上小学的时候,有几个爱画画的同学,几笔下去,一张白纸就有了生命形象,感觉很神奇。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一放学就聚在一起画画。”

刘杰的这个习惯,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为了让我学习绘画,父亲送我到文化馆学习。后来,只要听说哪个美术老师不错,父亲就想方设法找到人家,请他们对我进行指导。”刘杰说,这种经历贯穿了他的小学、中学时代。

1984年,刘杰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作品如一曲曲抒情的乐章,吟唱着画家对生命、对家乡的挚爱和深情。但自从2005年起主持省美协工作后,他的时间大多用在了联络美协会员、指导创作、组织画展等事务性工作上,对此他也乐在其中:“要先干好工作再考虑自己的创作,你拿了这份工资,就要做好工作,就要为大家服务,何况这些年参与对外交流很多,开阔了眼界,这对自己的创作也很有帮助。”

“老中青三代同放光彩”

刘杰说,他在省美协工作了27年,在历届主席的带领下,河南美术界呈现老中青三代同放光彩的局面,河南美术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和水平。“河南美术界有一个很好的老带新的传统,梯队建设非常好,老中青三代没有断档。”

刘杰深知,要想保持生机和活力,要想不断地推出人才和作品,必须持续不断地举办各类活动,来激发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近年来省美协举办了10多个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美术性活动,尤其是2012年举办的‘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大型采风活动’,邀请了全国近百名有影响力的画家来河南采风。”刘杰说,这次活动对河南美术在全国地位的提升,可以说至关重要。

“当选主席,真没有啥特别的感受。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省美协工作,一直都是干活的,当选了主席,今后还是干活的。”刘杰谦虚地说,当选主席,虽然荣誉高了,不过担子重了,干不好,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大家,更对不起组织的信任。

“河南美术在老一届美协主席团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河南美术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管是国画、油画,还是雕塑、版画、水彩水粉,都有一批中青年的优秀画家,他们的水平在省里面是非常优秀的,在全国层面也是非常优秀的。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家面前,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后的任务首先是继续做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河南省青年作品邀请展、河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等品牌活动。”刘杰表态说,省美协还要往外推河南优秀画家,“目前的设想是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把我们河南最优秀画家创作的作品往外推,每年去两到三个省,这样不间断地做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河南的美术,把河南这个美术大省,真正地变成美术强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