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泉边的记忆
钟繇:中国楷书鼻祖
《大唐贡瓷梦》
诰命与敕命
初冬的乡野
在桥上发呆
qhq5c38
qhq5c5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桥上发呆

宋宗祧

流连于桥头的人,多是沧桑的人。他们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是进入了思想的陶冶之境。等他离去的时候,他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也许就有了些许的改变。

桥身方便了人们通行,而桥头则很适合人们歇脚。如果撇开实用功能来看,桥头很有点人生某种意象、某种隐喻的味道。昔日两相阻隔,如今“变通途”了,两岸的人难道会麻木到仅仅一通了之吗?非也。面对流畅的拱形桥和蜿蜒的水流,你可以一洗风尘,也可以小憩,但你不会什么都不想。

从这边来,到那边去。岁月从少年走到今天,不深不浅,不远不近,等于上了人生的桥。站在桥上,脚下有水流或人流,头上有蓝天和白云,两边都可以看到,可回忆亦可展望,可入世也可出世,有着广阔的回旋余地,思想就展开了,就飞翔起来了。

好想年轻时的岁月。啊,时光啊,你怎么就是不可逆的?桥还能退回去,但过去的岁月却永远消失了。想在此歇一阵,看一下风景。但岁月却不让。它死拉硬扯地逼我往前走,但是我就想停在当下。于是,我一个人独坐桥边,拿出一本书,时而仰望长天,似读非读;时而站起身来,扶着栏杆,默对河水……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啊,桥底下,在风里摇摆着的,是一株芍药吗?多少年了,它就这么荣荣枯枯,枯枯荣荣。可悲的是,草是无知的。虽然在草面前,我可以高傲地说,我是有知的,但我也弄不清楚,当初来到这个世界的、少年的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活着。当然,年少时,也与草木无异,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就知道一天天地疯玩。那时候,池塘、小河里的水是我最喜欢的。夏日,我可以整天泡在水中,扎猛子,和小伙伴打水仗。有时走上高高的桥栏,一跃而下,把水面砸个坑,而那水面顿时又合上了,一如少年充裕的时光,永远都不会凹下。冬日,我在冰面上撒欢,蹓来泚去,好不快活,但也会摔痛了,一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确实,少年人碧玉一般的纯洁无瑕,肚子里不装哲学,唯一追求的便是欢乐,哪怕是建立在痛苦或者苦难做底色上的欢乐。但是,在岁月里打过若干个滚以后,便少了几分虚妄,多了几分现实。我看人,再也不会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看事,再也不会简单地分为好事和坏事。

虽然爱情不分年龄,但最有资格谈情说爱的是青年。有句话叫“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如果把它改动一下,便成了“我站在桥上谈恋爱,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许仙和白娘子,为什么相遇的地方不是白堤、苏堤,而是断桥?为什么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地方竟也是鹊桥?《庄子·盗跖》里有尾生抱柱的典故。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说也奇怪,近代还真有这么一对男女在桥下殉情。这故事在天津著名艺术家董湘昆的京东大鼓《兰桥会》里,也在著名影星吴琼演唱的黄梅戏《兰桥会》里。它们都是以苏北阜宁一带流传的一个真实故事进行演绎的。有部美国电影叫《魂断蓝桥》,讲述一名军官与一名芭蕾舞演员的爱情悲剧。为什么这么多的爱情故事都选择以桥为背景?看来,桥确实与恋爱有相通的地方。桥大都是从两边往中间修,到最后,中间连在一起叫合龙。初唐著名诗人骆宾王有《咏美人在天津桥》:“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我猜骆宾王的意思就是显摆,大概是我的女朋友比你曹植的还漂亮,那才叫洛神!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有“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名句。你看,一个“春衫薄”的年轻人骑着一匹骏马,气宇轩昂地立于虹桥之上,是多么惹女子垂青!而韦庄晚年回忆起这一幕时又是多么陶醉!所以,很多中年人来到桥上,便会想到同自己的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当年在桥上牵手的情景。桥除了给予爱情“合”的美好外,也有“分”的苦涩。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当然,李白所谓的伤别,是广义的。除了恋人之别外,还有亲人之别、朋友之别……但对于古代的恋人来说,那座伤离别的灞桥,好像在各地有众多的孪生姊妹,而且从来就不曾老过。

我曾在几座桥上留下过青春的影像。身依桥栏,头发被吹成了旗帜,像模像样的文艺范,之后,两眼乜斜江之两端:河道曲折,由近及远,肥阔而瘦窄,悠远而渺茫。极尽处,返璞归真到上下合一、水天周抱。似乎一切都从无处来,到我身边汇合后,又喧闹着回归无处。再观眼下,水流静淌,水草优雅。岸边的大树葳蕤而挺拔,依然一副昂然向上的姿态。桥边虽然可以坐一坐,站一站,但也是仅此而已。逝者如斯夫,生命没有赋予我更多的时光让我在这里尽情抒发小资情调。还是背上行囊,赶上前去,让身后或多或少地洒下些辉煌,是为正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