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实施八项工程 “管”出不一样的东区
航空港区开建生物医药产业园
央视再次播出“感动中国”
候选人王宽家爱心故事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郑州善做“加减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郑州善做“加减法”
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专家点评
互动·热帖
(如果您对我们的报道有什么看法,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刊发) 邮箱:zzrbszbb@163.com 电话:0371-96678 郑州晚报微信:zhengzhouwanbao 郑州晚报微博: http://weibo.com/zzwanbao 中原网:www.zynews.cn 我们期待你的讲述、展示和分享。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郑州善做“加减法”

五 年担当 五 年实干 五 年巨变

系列报道之二十八

核心提示

十二五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可以说,十二五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五年,是省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是郑州民生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是在郑州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必将留下痕迹的五年。

五年的发展和变化,生活其中的市民有切身的感受,参与建设的人们有鲜活的记录,专家和社会各界也会有各自独到的观察、评价和建议。郑州报业集团所属《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手机报及数十个“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集群联合推出“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大型系列报道,我们把重要版面留给普通市民,留给生产和建设一线的劳动者,留给为郑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留给关心郑州、支持郑州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倾听他们最真实、最动人的讲述,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感受他们的喜悦和激动,感受郑州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各位读者的参与,如果你有关于郑州建设发展的难忘故事、精彩图片;如果你对郑州未来的模样,有着美好期许、展望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文字、图片、视频、动漫都可以发送给我们,我们将认真梳理后予以刊播,期待着与你们一起共同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变化的律动。

讲述 “郑州制造”叫响全国

市民 牛逢露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也能感受到郑州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郑州市战略性产业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汽车、电子、食品和服装产业。就汽车工业而言,郑州市有多家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汽车企业,如宇通、郑州日产、海马、少林等。就拿电子产业来说,郑州更是牛气。近几年来,郑州“手机城”的名号越来越响,核心就是富士康。在富士康带动下,如今,郑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说到食品工业,郑州响当当的品牌也不少,三全、思念、好想你、雏鹰农牧等闻名全国,特别是速冻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已占全国半壁江山,郑州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速冻食品之都”。服装行业咱们也不逊色,逸阳、娅丽达、梦舒雅……成了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女裤品牌,一说女裤,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州。看着郑州工业一天天变大变强,作为一个郑州市民,我深感自豪。

以“匠人”精神奉献汽车业

郑州日产装配工 谭 飞

我们装配工虽然整天劳作在一线,但也很关注相关产业政策,近年来,政府对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在持续加大,这个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我,就是这个产业中千千万万人中的普通一员。

虽然岗位普通,但是奉献不分高低。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同质化严重时期,企业需要依靠作业人员娴熟、规范、高超的技能水平,保证稳定的产品品质和优秀的品牌形象,这就是我们一直孜孜追求的,将简单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

在我的身边,就有着一群这样的“匠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郑州日产目前已经拥有一级经销商260余家、二级经销商近700家、特约维修站500余家,形成了集整车销售、配件销售、信息反馈、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销售服务网络。同时,“郑州制造”还走出国门,形成了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东欧、大洋洲等众多海外市场。

讲述 “一升一降”间实现工业经济质变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运行局局长 丁华领

“十二五”期间,我市确立了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家居和服装制造业为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四大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布局发展。通过制定每个产业明确的发展专案,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市还明确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六大高耗能产业,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加大上述产业的转型发展、技术升级和兼并重组,促进工业能耗逐步下降。

2014年,全市四大战略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7%,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达到42%,战略性产业比重首次超过高耗能产业比重,标志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1至11月份,全市战略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49%,六大高耗能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降低到40.8%,全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到今年年底,战略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可达50%,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将下降到40%,比2010年降低12个百分点左右;“一升一降”幅度可达27个百分点,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已发生质的跨越。

优化产业结构 夯实转型发展基础

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 王中亚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战略性产业培育,通过集群招商、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调结构的有效增量;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转型发展,盘活产业存量。

回眸“十二五”,郑州市工业发展妥善处理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实现了双赢,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从2014年的数据看,战略性产业占比首次超过高耗能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35个大中城市位列第10位,前移10位。郑州工业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对高耗能产业的过度依赖,战略性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郑州市优化产业结构的探索与实践,显著提升了郑州工业的首位度和竞争力,对省内外众多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望“十三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郑州市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进一步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在营造产业生态、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开放合作、推广智能制造和促进绿色低碳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网友看报道 点赞大发展

@唔唔微言:像修路架桥这种短期很难见效益的民生工程,离了国企还是真做不成,所以改制不能一刀切,我挺国企!

@篱人思顾里:这几年郑州国企大变样,很多老厂消失了,保存下来的像供暖、公交,服务质量都有明显提升,政府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思路还是要赞的!

@喵生艰难:国企当自强!效益、社会口碑一个都不能丢。

@陈镇东:爸妈都是国企出来的,怀念以前老厂的生活。

@数据分析者:优质国有资产绝对不能流失,希望政府可以加强监管。

@西之郎:感同身受,社会对国有企业太缺少了解了,但他们还在默默地付出。

@卢宁堂:国企是咱国家的经济支柱,必须挺!

数字看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工业七大主导比重持续提高。2012年,七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3.9%,2013年为67.2%,2014年为69.6%,2015年预计71%。

与此相对应的,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不断下降。2012年下降10%,2013年下降5.75%,2014年下降16.18%,2015年预计下降16%。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宋建巧 徐刚领 文 宋 晔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