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李娜)昨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建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我省将着力完成十项主要任务,助力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发展。 建立完善综合园区服务平台 完善全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规划、空间布局,鼓励、支持各地结合优势产业,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园区。 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程,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基地和企业孵化工作,培育一批重点跨境电子商务园区。 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电子商务企业,重点支持世界前100强和国内前50强电子商务企业在我省设立跨境电子商务总部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 建立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引导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完善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平台 瞄准市场需求,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开展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支持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心)建设,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实施电商人才“引凤归巢”计划,重点动员和吸引省外豫籍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应用人才回乡发展,并按现行政策规定给予奖励和生活补贴。 鼓励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创业,为创业人员提供场地、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和创业平台孵化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 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的标准规范、备案认证和管理服务,加快建设集海关、税务、外汇、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交通运输、金融、信用保险等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 向“单一窗口”开放海关预录入系统的申报接口,支持经过认证的用户通过“单一窗口”向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一次性申报,并获取通关状态数据。 争取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向“单一窗口”免费开放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接口和服务,保障“单一窗口”对个人交易主体实施有效监管。 创新优化监管措施 推行全程无纸化通关服务,逐步实现企业自主备案、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助审批、重点稽核。 加强关检合作,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并根据执法需要实现全口径数据共享,提升通关效率。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推动建立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标准化监管流程,支持B2B、B2C等不同种类业务模式的商品便捷通关。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将提高个人自用物品限值,将从郑州跨境电商试验区寄递进出境的个人自用物品限值提升至5000元。建立网上交易商品负面清单、出境商品负面清单、入境商品负面清单和禁寄物品指导目录。 促进税收便利化 积极申请开展出口退税无纸化试点,完善出口退税流程,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简化退税审批手续。 争取税务总局支持,对纳入“单一窗口”平台监管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无法取得合法有效进货凭证的,适用暂免征增值税政策。 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扩大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和结售汇业务的范围与交易金额。批准更多支付机构参与跨境外汇支付试点。 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人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直接在银行办理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外汇收支。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融资及担保方式创新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线上融资、担保、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创新建立智能物流体系 规划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推动开封、鹤壁、焦作、南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 支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加密航班,重点开通全货机货运航班,增强货运直航能力。 争取中国民航局开放郑州航权,优先考虑开放第五航权,适时研究开放第七航权,鼓励中外航空公司经营往返郑州的国际货运航线,提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运能,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加快郑州国际邮件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加密与郑州建立国际邮件互换关系的国外城市的直达航班。 充分利用郑州作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优势,支持郑欧班列带运国际邮件,鼓励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郑欧班列等方式开展货物运输,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创新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主体身份识别、信用记录查询、商品信息查询、货物运输及贸易信息查询等信用服务。 建立公共信用管理负面清单,建设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和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支付企业、相关监管场所经营人及境内居民进行信用评级,建立禁止或限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和个人主体清单。 创新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统计试点,探索建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统计制度,逐步形成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监测指标体系。 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新规则 研究制定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通用规则,并列入国际贸易谈判内容。 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纠纷处置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售后服务和维权体系,研究制定跨境电商消费纠纷解决标准、管理办法,完善国际和地区间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作机制。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