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深秋的村庄
曾国藩的智慧
舐犊情深 师树林
牛肉面记
千岩竞秀 (国画) 程振国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宋宗祧
《会讲故事,
让世界听你的》
偏三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曾国藩的智慧

钱永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连饭都吃不上,只是一个放牛娃,他成为一代帝王的关键,除了他的过人智慧,就是他手下战将为他立了赫赫战功。可他在当了皇帝后,便大杀功臣,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等,几乎被他杀绝。

在封建社会,那些战将只是皇帝手中打江山的一个工具,所谓卸磨杀驴的道理,对功臣和战将来说,如果悟不明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而同样是功臣,清朝的曾国藩,却聪明得多,他没有像朱元璋手下那些战将,最终落一个悲惨的命运。1864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向披靡,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历经两代皇帝、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被曾国藩剿灭了。

这时候,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是清朝唯一可以依靠的大军,曾国藩也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于是,各种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大家都以为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按照他的功劳和手中掌握的军队,甚至有人把他看作即将诞生的新主。面对众人的期待,在形势面前,曾国藩到底是选择进还是退?

可以取代清代帝王,成为新主,本是人生功成名就、最得意的时候,可这时候的曾国藩,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得意和高兴,相反却是深深的担忧。因为他知道,他面对的不是朝廷的论功行赏,而是功高震主的猜忌,搞不好自己就会有性命之忧,就会重蹈朱元璋帐下那些战将的覆辙。

在进退面前,到底是进还是退?曾国藩考虑再三,最后他认为,只有裁减自己的军队,才能表明自己对皇帝的忠心,才可以让皇帝放心。于是,曾国藩选择了退,他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名,主动向朝廷要求裁减湘军,由此来向朝廷和皇帝表明他无意拥军自重。果然,曾国藩的奏折一递上去,皇帝就准了曾国藩的奏折,湘军也被裁减大半。

曾国藩打败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为清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在拥兵自重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进。也许有人会问,曾国藩既然手握重兵,他为何不自立新主?答案是否定的。在太平天国乱世中,想自立新主的大有人在,如果那样,他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必将遭到讨伐和惨败。在手握重兵时,曾国藩没有被身边人的溢美之词蒙住耳目,没有被战功冲昏头脑。在他人生最关键时刻,他选择了退,虽然湘军裁减了大半,可是却换来了自己等人的平安无事,曾国藩由此也被朝廷嘉奖,并成就了他一生“中兴之臣”的美名,让人刮目相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