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剪”出来的精彩人生
荥阳人李杰候选
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郑登洛城际铁路3月开建
荥阳市区居民
喝上丹江水
她要用一生回报爱
登封交警启用多功能防护服
巩义夹津口镇入选
全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巩义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登封创新方法提升
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新密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剪”出来的精彩人生
▼剪纸作品“大玉米”
▶赵霞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巴明星 文/图

前不久,在郑州CBD举行的上合会议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而在这一盛会期间,心灵手巧的新郑民间剪纸艺人赵霞用双手为参加“上合”会议的嘉宾们剪裁了肖像画,同时还剪裁了“大玉米”“小金蛋”等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受到市民热捧。昨日,记者走访了赵霞。

见到赵霞时,她正带着学员一起研究剪纸,从纸张、工具、模板到裁剪技巧、发力点,赵霞细细讲解,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了解剪纸,后来受到家乡传统文化影响,才开始一剪刀一剪刀的学习和锤炼,直到发狂地爱上这门艺术。”赵霞对记者说,她现在几乎天天研究剪纸,已经把它当成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事情。

乐趣虽然很大,但学习过程却付出了相当的汗水。据赵霞讲,她的老家在山西临汾,每到过年,家里的长辈们都会剪各式各样的窗花来庆祝新年。受家里剪纸文化的影响,她6岁时就会灵巧地使用剪刀,并渐渐喜欢上剪纸。不过,单纯的喜欢是剪不出充满艺术的作品的。为此,她将喜好变成理想,从此勤学苦练,不管流多少汗水,甚至有时累得手指关节疼痛难忍也始终不放弃学习。后来,赵霞嫁到新郑,并进入一家服装厂上班,但因为太痴迷于剪纸,最终还是把工作辞掉,回家专攻剪纸。如今,赵霞随意拿起一张白纸、一把剪刀,就能创作一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

数十年潜心钻研,赵霞的剪纸技艺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如今,她专攻一些难度高的作品。比如她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天下第一福》《轩辕黄帝》《抬花轿》等,非常精美且难度很大。赵霞说:“有些作品十分复杂,花上几个月也不一定能完成。”

剪纸作品灵感是基础。赵霞告诉记者,灵感来源于生活,有灵感就有好作品。为此,她在接孩子上下学、散步、逛街时都会细细地寻找创作之源。有时灵感来了,她会急忙回家拿起剪刀开始创作,甚至顾不上吃饭、睡觉,直到剪出自己满意的样式。

赵霞非常珍视这门艺术。遗憾的是学习剪纸的人并不多。为了传承剪纸艺术,她经常在新郑本地开设培训班招收学员。赵霞说:“剪纸这么好的传统艺术不能断,希望传承下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