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原生活汇 上一版3
创新寻出路
世纪联华汝河新店明日即将开业
0108润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盘点2015郑州商业关键词
创新寻出路
体验升级互联网思维自我修行

本报记者 武 姣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郑州商业而言,又是风起云涌的一年,然而,这一年同样被称为转型改革元年,多家零售企业行进的步伐却更加沉重。在行业低迷、电商冲击、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下,商家主动出击,不断尝试创新寻出路,力求低谷期的日子没有那么难熬。回首2015年,跑马圈地、体验升级、互联网思维、自我修行是郑州商业值得关注的年度关键词。

跑马圈地

2015年5月8日,丹尼斯大卫城试营业,而后于10月中旬正式开业,成为标志着丹尼斯集团由传统的商业零售迈入大型复合商业综合体时代。时间进入去年年底,郑州北区迎来家庭型购物中心——裕华广场,并于今年元旦正式开业,同期锦艺城购物中心C区从平安夜开始试营业,预计今年1月23日开业;河南郑州国贸商业有限公司首次布局地市,其许昌新田360广场许昌亨源通店去年12月31日开业。

为什么零售寒意未退仍有多家企业跑马圈地?原因之一是郑州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前些年尽管商业迅猛发展,但以传统百货为主导,郑州商业需要更多的商业形态,大卫城的开业备受业内关注,将助力二七商圈崛起。锦艺城购物中心C区不仅为郑州西区带来了C&A、UR、MJStyle等快时尚品牌,更为郑州市民带来了首个购物中心室内海洋馆。裕华广场丰富了郑州北区的商业业态。不过整体看来,郑州商业尚处于购物中心初级阶段,需要一个较长的养商阶段。

体验升级

体验二字不仅不是老生常谈,而且在未来几年仍将是“香饽饽”。商家费尽心思做出花样,消费者则相当待见,体验是一种感受,是如今消费者走进商场的理由,也是商家比拼客流的关键。2015年,郑州各大商场均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体验牌打出新的高度。

这一年,郑州不少商家纷纷进一步增加餐饮、休闲娱乐等体验业态,在布局、动线方面做得更有层次感,品牌方面,很多都是首次进驻郑州,为本土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不同商圈不同商场尽可能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实现购物、吃饭、聚会、商务洽谈等功能,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除了实体形态,商家更注重顾客精神层面的体验,并将其做得更加精致,无论是万象城购物中心、丹尼斯大卫城及个别品牌陆续组织的明星进店活动,还是郑州国贸360广场举办的龙猫主题展、圣诞音乐派对、快闪等活动,都在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结合自身商场定位,通过艺术性、文化性、时尚感等方面的营销互动,来达到与顾客精神层面的共鸣。

互联网思维

通俗来讲,郑州商家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即不再与电商对立,而是巧妙抓住电商带来的线上机会。“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好线上渠道和资源,并和线下系统链接,有利于实现更简单、更高效的购物体验,为顾客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当然,实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实属难事,但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和京东入股永辉超市,阿里入股苏宁云商不同,实体拥抱互联网的O2O业务更趋向于智能体验。2015年,万达飞凡APP上线,可以提供智能排队、智能观影、智能停车以及线上支付购买线下提货,同时后台可采集大数据,帮购物中心做实体经营,包括客流分析、销售预测和广场冷热区分析等,目前已落地郑州两个万达广场。同时,丹尼斯大卫城也在研究如何推出手机APP,服务顾客泊车、点餐等智能体验;而华润集团信息部正在研发新的经营模式,通过技术支持,购物、支付、退换货等环节将实现智能化,还可实现异地结算。预计最快2016年将在郑州万象城购物中心试点。

自我修行

2015年,对于传统百货而言更是步履维艰,百盛百货郑州万象城店9月30日正式撤出,事实上,不仅仅是百货,购物中心也需要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以变应变。

商家普遍认为,经营困局源于自身,需要做好自身,通过调整变革来完成艰难时期的修行。2015年,我市各大百货和购物中心都进行了不小的内部调整,BHG时尚百货郑州店引进影院,扩大餐饮休闲比例;丹尼斯4天地、5天地改造为城市奥特莱斯;百盛百货闭店后,郑州万象城购物中心的主力店将发起新一轮调整,此区域将以复合业态的形式呈现。

此外,大商金博大2015年持续大调,对多个品牌进行淘汰更新,还在商场三楼设立儿童城堡。商家通过修炼内功,来不断保持新鲜感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