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实现“两个率先” 建设国际商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激发优势得胜势 找到支点占高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发优势得胜势 找到支点占高点
——《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讨论稿)》解读
保税直购体验中心让海淘更方便(资料图片)
中部购物天堂
国际物流中心
精准化管理

郑州:从中原沃土到国际商都

翻开郑州的历史,不难发现,“商”文化深深烙印在郑州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日本经济学者林重次郎曾在其著作《河南省郑州商情》中称郑州为“中国的芝加哥”。如今,郑州这座古老商都将迎来她的全面复兴。

谋划篇:

定位准才能发力精准

商都,主要指以国际性商贸活动为带动,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直接参与全球商贸资源集聚和整合,形成跨区域功能辐射与创新,具备显著国际影响力的中枢城市。

千百年来,郑州以“商”闻名于世。

3000多年前,商王朝在这片沃土建立了最早的都城;新中国成立以后,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郑州迅速成长为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上世纪80年代,郑州率先擎起商贸服务创新大旗;如今,郑州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开放带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的蓬勃发展势头,已具备向建设国际商都伟大战略目标迈进的基础和条件。

从全球看,商都城市一般可划分为“全球商都、国际商都、区域商都”三个层次,“国际商都”主要是指具有洲级影响力的经贸金融中心城市。

统筹考虑郑州基础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向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郑州建设国际商都”的重大战略构想。未来,这一战略将成为指引郑州发展的主战略。

在研究商都规划时,重点选择了类比性较强的法兰克福和芝加哥两个城市作为参考,有几条特别值得郑州借鉴的发展经验:建“港口”是建商都的第一步,商贸繁荣是支撑商都的灵魂所在,先进制造业是打造商都的重要基石,重大战略机遇是成就商都的推手,全面放开是抓住机遇的前提。

路径篇:三大核心五大支撑十大工程

规划明确提出,郑州建设国际商都,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和“买全球、卖全球”的总要求,紧紧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郑州实际、具有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逐步成为具有全球特色优势、丝路比较优势、内陆引领优势的中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最终建成以国际物流中心为基础的国际性工商业中心城市。

遵循规律,牢牢把握三大核心要点:一是坚持口岸为先,开放带动,持之以恒抓好现代化立体综合枢纽建设;二是坚持产业为基,创新引领,持之以恒抓好现代化高端产业体系建设;三是坚持城市为本,持之以恒抓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以此筑牢郑州走向国际商都的发展基石。

突出重点,着力强化五大战略支撑。一是努力建成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二是努力建成高效开放的综合商贸平台,三是努力建成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四是努力建成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五是努力建成繁荣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并迅速形成紧密关联、互为促进、良性循环的商都建设生态系统。

强力攻坚,重点推进十大突破性工程。即: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工程、多式联运枢纽工程、物流信息枢纽工程、综合开放商贸体系工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工程、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工程、特色金融中心工程、中西部教育研发高地工程、智慧城市工程、都市国际化工程,力争形成郑州的战略核心优势和全面领先地位。

布局篇: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

构建组合型大都市区布局。规划提出,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优化各类功能性布局,统筹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航空城综合开发、新城区有序拓展和外围组团建设,加快形成通勤高效、功能互补、生态优美的“一主一城三区多组团”现代都市区发展格局。

引领中原城市群总体布局。依托“米”字形高速铁路和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建设引领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强化郑州与中原城市群“半小时”核心圈、“一小时”紧密圈和“一个半小时”合作圈内城市联动发展,引领构建交通一体、产业联动、生态共建、服务共享的“一极三圈八轴带”中原城市群发展格局。

重点篇:塑造国际知名现代化大都市

规划从物流、产业、城市联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商都建设的工作重点:

第一,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以航空港和国际陆港建设为重点,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全力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提升郑州全国物流门户和枢纽地位,努力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中心。一是要发展口岸经济,打通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构建中部最具效率优势的综合口岸平台,带动中原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新产业。二是要强化基础支撑,提升服务全国能力。加快推动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发展,建设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强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三是要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内陆开放门户。申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着力实现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往来。

第二,加快构建高端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专注产业发展的定力,加快制造业向出口导向型、高技术型和都市型产业机构转变,推动国际商贸、高智服务、时尚消费和特色金融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郑州建设成为国际高端产业集聚城市。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瞄准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核心产业。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面走向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全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汽车、装备、食品、生物医药等四大高竞争力集群。抢抓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强科学发展载体建设,强化“郑州质量”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创建“国际高端制造基地”品牌。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优先发展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会展业;建设高智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专业服务、家庭服务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建设时尚消费中心,着力打造消费者向往的中部购物天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特色金融中心,加快郑东新区金融产业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商贸金融、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高端业务,支持“郑商所”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中部领先的科技创新基地,创建国际科研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构建多层次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推动“互联网+”全面融合创新,强化“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四结合,打造品质优良、链条完整、辐射力强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国际高端创新人才高地,努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加快塑造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秉承“安全、现代、繁荣、善治和开放”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打造宜商宜居的都市品质,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培育具有包容多元化的商都文化,着力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全力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一是打造宜居环境。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建设自然之美的田园都市。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人口布局、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以“域外枢纽、域内畅通”为总体目标,强力推进畅通都市建设。二是构建智慧城市。强化以泛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宽带和服务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启动实施数字惠民、电子政务等一批重大信息化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智慧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城市、新一代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城市智能管控中心等。三是提升建管能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精准化管理理念转变,持续推进城市水电气暖各类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等,不断巩固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四是培育包容文化。重点是要营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商都文化,塑造郑州的商都品牌形象,培育商都精神。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郑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为梦想,我们锲而不舍;走在路上,我们砥砺前行。建设国际商都,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国、全省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郑州的科学规划,是遵循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河南竞争优势,以中心城市带动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我们坚信,只要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一张蓝图抓到底,矢志不渝,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国际商都的宏伟目标。

总体目标

规划提出,郑州建设国际商都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到2049年,郑州城市综合实力达到目前世界最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届时,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万亿元左右,在全省经济首位度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规划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十三五”期间,强力推进开放综合枢纽建设,全力打通国际通道,迅速成长为知名国际物流中心;第二步,到2030年,努力成为亚洲知名的经贸中心城市,打造国际产业集聚高地,在全球供应链、销售链、物流链、服务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城市建设实现现代化,软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国际商都。

近期重点工作

规划提出,“十三五”是商都战略实施的第一阶段,务必实现开好局、起好步。着力抓好以下13项工作,迅速打开突破口,通畅发展主动脉,形成先发优势,奠定决胜基础。主要包括:加快申报郑州自贸区,加快发展国际航空货运,加快国际陆港建设,加快“米”字形高铁枢纽建设,申报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加快邮政“第五口岸”建设,加快便利高效的通关体系建设,加快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加快组合型大都市区建设和深度谋划国际交流平台。这13项工作均是近期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作,并均已明确写入全市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十大

突破性工程

重点推进十大突破性工程,力争形成郑州的战略核心优势和全面领先地位。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工程

●多式联运枢纽工程

●物流信息枢纽工程

●综合开放商贸体系工程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工程

●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工程

●特色金融中心工程

●中西部教育研发高地工程

●智慧城市工程

●都市国际化工程

【关键词】

“一小时”

紧密圈

“一个半小时”

合作圈

“半小时”

核心圈

丝路经济带

自贸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