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新型社区分新房
“太极高手”慰问贫困山村
好人徐亮再献爱心
早餐赠给环卫工人
荥阳公租房可以租给外地人了
中牟草莓新鲜上市
村医付和尚的坚持
腊八节少林寺将多点施粥
巩义将投资39亿元
建水道口村特色度假区
新郑颁发
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医付和尚的坚持
付和尚在为村民诊治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张 智 文/图

两间诊室,一间药房,在荥阳高山镇石洞沟村卫生室,村医付和尚常常忙得连起身的工夫都没有。

这样一位普通村医能够吸引记者的目光,不是因为其精良的医术,而是他从小患有严重小儿麻痹,却不灰心、不放弃,克服身体痛苦,最终成为一位乡村医生的顽强精神。

“挣钱不容易,你这是体表感冒,不需要花钱打针吃药,回去弄点姜、葱、香菜熬一下,喝喝就能好。”昨日,刚走到荥阳高山镇一所简陋的诊所门口,记者就听到石洞沟村村医付和尚和病人沟通的话语。

小时候,当别的孩子都在尽情玩耍时,由于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付和尚只能一人待在家里。为了让儿子树立起生活信心,作为医生的父亲经常带他出门诊病,让儿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尽管多年的病痛给付和尚带来无休止的折磨,但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医生,给病人解除痛苦。

断断续续读完初中,付和尚走进郑州市一家民办医学院校,开始两年的苦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一本本晦涩难懂的中医典籍像大山一样横在他面前。许多医学书籍都是文言文,手脚不灵便的付和尚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翻字典去查,一句话一句话去理解,个中辛酸和艰难无法用语言形容。

学成毕业,付和尚回到石洞沟村。2002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乡村医生证书,进入村卫生室工作,成为一名见习医生。从抄处方做起,付和尚开始接触各色各样的病人,一年后,他已经能够独立给病人看病,名气也越来越大。2013年,付和尚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成为高山镇唯一一个获得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

石洞沟村地处山区,乡亲们居住在方圆3公里的沟沟坎坎上,每次出诊对付和尚来说都像一场马拉松,可他从不叫苦,坚持出诊。2010年7月,上级要求村卫生室为每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每份档案需要采集4大类20多个数据,还要一项一项地录入电脑。石洞沟村2000多口人,需要建立2000多份档案。这对于付和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但付和尚毫不迟疑接下重任,左手不得劲,干什么都靠右手,付和尚不得不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点击,每次录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两个月的时间,付和尚拖着病体,完成了40000多个数据的采集录入,提前一个月完成档案建立工作,成为高山镇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卫生室。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扎根农村,为老百姓服务,不断学习,给老百姓服务好,尽到一个乡村医生的责任。”付和尚用坚定的语气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