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喊雪
知味
新书架
成语·郑州
散文
随笔
lh5c3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1

第一章 奉功勋禹锡得名

大唐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毫不留情地将这个强盛的王朝从繁荣的巅峰推了下来。严重的战乱促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自从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大批北方移民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因气候适宜,少受兵燹之灾,而成为支撑李唐王朝的钱粮柱石。较为安定富足的江南,也自然成为大批北方士绅避难的首选之地。

官宦之后刘绪世住洛阳,于天宝末年方举进士,毫无疑问是生不逢时的。他自幼习惯了中原腹地繁华富足的生活,早年立下的志向曾经是奉儒守官,光耀门第,延续盛世。孰料转瞬之间,刘绪便不得不收拾家产,在兵燹时起、纷乱不宁中,带领家人随着族众一同踏上逃避战乱的南迁之路。

来到南方之后,刘绪善于理财的本领正为江南税赋转运大计之急需,加之,他行事端正,品行高洁,自然被镇守江南的节度观察使所器重,屡被辟为幕府,掌管钱粮盐铁转运之事,渐而实授官职,名位益重。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刘绪在嘉兴任盐铁转运副使之职,诸多事物皆料理有序,颇得上下心意。也许,上天有感,“感其勤而赏其功”,这一年,刘绪终迎弄璋之喜。夫人生此子前夕,偶有一梦,梦中见圣人大禹赐子。《禹贡》云,‘禹锡玄圭,告阙成功’,是说舜帝赐予大禹一块玄圭,以表彰其治水之功。故而,刘绪以为,此子可谓天赐之玄圭!“三声定一世”,唐代特别重视孩子初生之时及孩童时期。刘绪不假思索,为小儿定名“禹锡”,寓意功德圆满,更期待来日秉圭入相,青史流芳。

得子禹锡之后,刘绪夫妇再未添丁。虽是独子,刘家却未对禹锡假以骄纵。其家教甚严,家风正统,条理分明。诗书礼仪,经史子集,当习尽习,无有遗漏。禹锡不负父母之望,自开蒙后便刻苦有加,不稍懈怠。至建中二年(781年)时,禹锡年方幼学,已能咏诗赋事,常令家中往来宾客赞叹不已。更令人称道之处,是禹锡好学求进之心。凡与刘绪往来者,只要学有所长,禹锡必会手执木简不离左右,呼师唤长,时时求教,字字载录。久而久之,禹锡好学尊师之事,多传于市井。人家有顽劣之子,尝哂之曰“何若禹锡”?而赞人之子好学,必美之曰“若禹锡也”!

刘绪于公务之暇,好与文人雅士交游。禹锡稍大,每行必携之同往。令禹锡见识大家风采,一则免其坐井观天,二则使其兼采众长。刘禹锡得名师指点,学问愈加扎实,才名更胜以往。其诗文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江南大儒权德舆曾考问禹锡诗论,以为刘家有万石之训,教子有方,只待一纪,必中高策!

贞元九年(793年),朝廷将要在长安举行的科举考试。乡邻父老与父母官皆推禹锡参加两年后的科考。依照风俗,刘绪应为禹锡赐字“梦得”,并与自己多年来所结交的在京好友一一修书相托,年轻的刘禹锡踏上了进京扬名的旅程。

因其母卢氏素来不喜江南水土,此次禹锡北游,她便一路同行,回归洛阳祖居。

刘禹锡陪伴母亲历时月余,自江南回到中原故土。一路之上,觉得自己如同穿越大唐的历史。禹锡携母回到荥阳短暂停留,专一前往荥阳檀山原祭拜了祖茔,又将母亲安顿在洛阳的卢氏旧居,便独自带着对大唐历史的疑问继续西行长安。因在荥阳和洛阳耽搁时日较多,且刘禹锡一路之上特意走访乡野民情,刘禹锡来到长安时,已是贞元七年(791年)初春时节,正值当年科考放榜之时,整个长安城都在传诵一件足令天下士子们兴奋不已的故事。

长安为一国之都,天下才子云集。因此,年轻士子往往爱好聚会,相互酬赠唱和,始终兴盛。尤其是负有时望者所邀之会,更是令人趋之若鹜。禹锡在准备科考期间,结识了当时已有名望的李绛、韩愈、李观、柳宗元等人。众人各自为禹锡指点了几位相熟的长安名士,并写下荐书。此后数月,刘禹锡先向朝廷上书,虽未得德宗垂恩,却引起当朝大儒注意。随后,禹锡又纳行卷于陆贽、董晋、郑珣瑜、顾少连等重臣,又拜访钱徽、李夷简等名士,皆因其文章工整而得礼遇甚隆。短短一年之中,刘禹锡便已扬名长安,为士林瞩目。

第二章 双登科不负众望

贞元八年(792年),淮南节度使杜佑入朝陛见。杜佑与禹锡父刘绪曾同在浙西观察、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幕府,相互引为知交,禹锡幼时即与杜佑相识,亦曾受其指点。杜佑爱其才,及入京,因而与禹锡相见。禹锡此时才名已闻于长安,杜佑心中愈加喜欢,更以天下之谋而期之,因而少叙故情,便以朝政咨之于禹锡。禹锡平日常与崔群、李绛等人纵论时政,不过多为书生之谈,与一方藩镇节度共话天下安危之事,则令禹锡精神为之振奋。杜佑议论边事,举重若轻,使禹锡如梦方醒,初窥统筹全局、经略国策之奥妙。杜佑使其代写奏章《论西戎表》刘禹锡初次代人执笔,条理清晰,逻辑缜密,且用词极合典仪,使杜佑青睐有加。

乃贞元八年(792年)时,权德舆蒙召入京任太常博士,参议禁中。刘禹锡闻讯,惊为天助之喜。禹锡此念,乃唐时士林风俗,所谓“造请权要为之关节,激扬声价为之往还”,所凭者乃文章学识、人品口碑,与后世所谓“请托”“后门”绝非同类。刘禹锡携行卷赴太常寺拜谒权德舆。

读罢禹锡新作献词,权德舆心中感慨万分。所感者,十余年来禹锡治学未尝有片刻放松,因而所成文章厚重自然,收放自如,不加矫饰而犹胜于百万奢靡之辞,如此依然好学求进,以他人之劝诫、建议为绳规、为明镜,难怪文章学问果然日精月益。刘禹锡献文中,举前朝宋广平以《梅花赋》谒苏味道而成名之故事,阐发贤士亦须以文章受奖擢于贤达方能成就功业之道理,并以为权德舆远胜于苏味道,而自己或勉强可及宋广平,有意请权德舆为之关节往还。

由权德舆为之关节往还,刘禹锡愈发可以沉下心来用功读书。到长安凡已两年,刘禹锡深感自己的学问文章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时政对策亟须加以磨炼。自为杜佑代作《论西戎表》之后,禹锡每为大臣草拟奏表,必要认真从中观察微妙的朝局变化,细心感受这个王朝运转的哲学。禹锡始终没有忘记当初来长安途中之见闻,那些十不存一的乡村、挣扎哀号的黎民,正等着他改造这个病入膏肓的王朝,除了鼓足勇气一往无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将他引向光荣的彼岸。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