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视点
对话名师
用点滴细节激发向上力量
教育速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对话名师
——访中原名师宋君

行走 向着智慧教育的深处

本报记者 周 娟

名 师 档 案

宋君,全国教育科研领域先进个人、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优秀指导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届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年成立宋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21年的成长历程让宋君坚信:作为教师,只要能静下心思考,翻开书阅读,拿起笔书写,进课堂实践,就会变得更有智慧,而智慧的课堂就会更精彩。

广泛涉猎 不断成长

为了一节课,呆在图书馆反复查找资料,在办公室准备到深夜,在电教室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宋君不断成长。

他静下心来把12本小学教材进行了通览,读名家教学艺术,思考如何“为我所用”。每学期下来,厚厚的七八本教学设计是他最充实的精神食粮。而他的教学设计也在整个金水区传阅。时至今日,他已经有近200万字的反思,先后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00篇教育教学文章。这些随笔还被他整理成三本文集。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在宋君看来,长期的阅读是为了上好一辈子的课。他坚持每年购买20余本教育教学专著,坚持每天40分钟的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一名学习型教师。不仅自己读书,他所在的金水区实验小学,读书也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读了几十本书,这样的共同阅读,收获更多。

研究梳理 不断超越

“今天,我们来学习《买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进行自学,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在宋君的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在交流、碰撞中丰富、完善自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宋君告诉记者,以前他也喜欢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讲解,用简练的数学语言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但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却不佳。他开始思考,能否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呢?他不断进行系列访谈问卷和课堂视频分析,逐渐围绕“先学后导,启思聚智”进行深入研究。他的课堂发生了很大改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而他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跑者,“讲”让位给了学生的“学”。

就这样,他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不断构建智慧课堂,而且,也不断把这些研究与更多教师分享,并荣获省教师教育专家、省小学数学课程培训专家等称号。

凝聚智慧 追求卓越

“我与专家一起做研究”、“图形与几何”领域问题的系列研讨、“数与代数”领域同课异构辩课活动、穆桂鹤教学思想研讨……2011年,以宋君名字命名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启动,这也是郑州市首批50个名师工作室之一,名师工作室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交流的场所。

“教学有智慧,教师有特色,好课有品质。”宋君说,在这里大家碰撞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思想。宋君工作室参加了首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博览会,将这些与全国的老师一起分享,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先后在《中国教师报》《河南教育》《河南教研》等报刊中进行专题报道。

现在,宋君工作室在不断地行走中影响着更多的人,宋君说,今后,他将继续将自我的教育教学收获和思考与更多的老师一起分享,充分发挥中原名师的辐射作用,与更多优秀教师分享教育智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