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聚焦2016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省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省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访省人大代表、管城回族区委书记王东亮
王东亮
宋 洁
陈宏伟
乔 耸
黄 钫
蒿铁群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党贺喜 栾月琳 王思俊 张 立 孙志刚 文/图

发挥历史民族交通优势

建人文商贸魅力和谐管城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下一步我们的具体工作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充分发挥管城3600年商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因应时势,抢抓机遇,将文化创意产业和商贸物流产业做大做强。”省人大代表、管城回族区委书记王东亮谈及管城区的发展,豪气满怀。

王东亮说,管城区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特别是要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物流中心枢纽功能,推进物流园区智能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改造,加强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文化活力、实力、竞争力”为重要契机,以打造商都文化核心区、商贸业态创新区、民族经济特色区、全域城镇化示范区“四个定位”为抓手,全力建设体系支撑力更强、商贸辐射力更广、文化凝聚力更大、城区承载力更高的人文管城、商贸管城、魅力管城、和谐管城。

打造商都文化核心区,立足“展示郑州厚重历史、承载郑州文化传承、铸就郑州城市之魂”的定位和使命,以3600年商都文化为依托,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将管城打造成为有文化、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产业、有生态的中国商都文化核心区。

打造商贸业态创新区,以高端高质、融合创新为导向,全面整合辖区商贸资源,推动“互联网+”与商贸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打造国际商都的商贸业态创新区。

打造民族经济特色区,坚持“在团结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谋求团结”的理念,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建设历史民族文化带,把管城建设成辐射东中西部的民族经济特色区。

打造全域城镇化示范区,坚持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统揽这一主线,围绕产城融合发展这一中心,彰显民计民生改善这一主题,打造城镇互补、融合、协同发展的全域城镇化示范区。

积极融入郑州国际商都建设

建和谐宜居智慧包容新上街

——访省人大代表、上街区委书记宋洁

“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郑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上街区在‘十三五’期间,将积极融入郑州国际商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升全域城市化内涵、产业发展层级、绿色发展水平,全力打造通航之都、国际陆港、制造高地、生态新城,努力建设‘和谐宜居、智慧低碳、开放包容’的新上街。”昨日,省人大代表、上街区委书记宋洁谈及上街区未来发展时,目标明确,信心满满。

“我们将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努力提升全域城市化内涵。”宋洁表示,上街区将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园林绿地、集中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建立智慧上街应急指挥中心,打造智慧上街数字化管理品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逐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重点推动教育资助、就业扶持、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均等化。

如何提升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宋洁提出了四个“着力点”。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160万吨氧化铝节能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促进铝、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积极培育健康养老产业,努力把上街打造成全省养老示范区。三是积极发展高端产业,促进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四是推动服务业由弱向强转。依托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宋洁给出的答案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宋洁表示,今后,上街区将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运用低碳节能环保材料及技术,引导市民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切实增强金水首位度意识

破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访省人大代表,金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宏伟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才能开好头,起好步?不久前召开的金水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凝聚全区人民意志和智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绘就——紧紧围绕“一化两区四个金水”建设目标,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郑州打造国际商都历史机遇,切实增强金水首位度意识,突出“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工作主线。

一条主线贯通,五大重点突破。省人大代表,金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宏伟告诉记者,2016年,金水区要打响打好“五大战役”——突出以大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大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大管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突出以招商驱动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培育,实现区域开放发展;突出以破瓶颈增动能为重点的改革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突出以三级三类为重点的民生建设,实现区域共享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加强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列为今年任务的重中之重。”陈宏说,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金水的破题之作。因此,2016年,着眼于推进主导产业提速发展,金水区要实施三大工程,打出“组合拳”——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总部进楼、特色名楼”打造工程。

“同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高成长性的服务业作为加强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行业’的阐述,尤其契合金水实际,为我们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指明了方向。”陈宏伟的思路“跳转”到谋划壮大金水现代服务业上来——力争现代商贸服务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力争金融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00亿元;力争服务外包合同达到20亿元……“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就一定能够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陈宏伟信心满满。

持续深化“五个”体系建设

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密

——访省人大代表、新密市委书记蒿铁群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郑州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两个率先’的近期目标和建设国际商都的远期目标。”省人大代表、新密市委书记蒿铁群表示,2016年,新密市将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坚持“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交通路网、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五个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密。

“‘两个率先’是郑州市委把握郑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十三五”发展目标。”蒿铁群说,从发展目标来看,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与新密市提出的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不谋而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体”,也是新密多年来着力打造的发展优势和区域特色。

从发展路径来看,郑州国际商都的建设基于郑州以航空物流、高铁物流和快速路网为引领、郑欧班列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为带动,打造服务全球、辐射全国的物流产业发展高地。新密市提出的“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就是抢抓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机遇,加快融入国际商都建设的核心区,培育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借助航空物流和郑欧班列“一带一路”平台,2015年新密市新型耐材已发列车5列、出口14.8万吨;外贸出口企业新增11家、达到27家,新增商贸物流企业22家。

从发展载体来看,新型城镇建设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交通路网建设是交互联接郑州大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现代产业构建是深化承接区域优势产业的协作基础,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理提升是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前提和应有之义。

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

打造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访省人大代表、惠济区委书记黄钫

“本次大会上,认真学习审议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基层代表,我们倍感振奋,很受鼓舞。”省人大代表、惠济区委书记黄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惠济区将按照“生态引领、产业支撑、空间优化、城乡共融”的战略构架,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全域旅游为核心,重点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商贸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健康养生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五个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区空间、城区生态、城区产业、城区管理、城乡形态”五个转型升级,力争到“十三五”末将惠济区建设成为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作为拥有良好生态优势的惠济区,被誉为郑州“后花园”“大氧吧”。黄钫说,未来五年,惠济区将充分利用辖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全域旅游、全域开发”理念,重点吸引休闲旅游人群、高科技人群、医疗养生人群前来旅游、工作和定居,着力将惠济区建设成生态、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旅游城。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高品质、大手笔全域规划设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加快城镇改造升级步伐,构建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推进“产城”“产村”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加速实现全域城镇化。

以旅游区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处处是风景,全域皆旅游”为目标,着力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城乡一体的路网、绿网、水网、能源网和信息网建设,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打造郑州北部商业中心、郑北CBD核心区,增强惠济特色商业区的辐射与覆盖能力。

强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新惠济。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关系协调、景观特色突出的美丽新惠济。

坚持产城融合 打造活力中原

推进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

——访省人大代表,中原区委副书记、区长乔耸

“省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为河南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郑州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刚参加完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的省人大代表,中原区委副书记、区长乔耸表示,中原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把中原区打造成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为目标,全面落实五大理念,认真领会落实好省“两会”对郑州提出的强化“两个意识”、争做“五个先行者”的殷切期望,突出“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四大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全域城市化工作主线,抢抓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宝贵机遇,着力打造活力之区、宜居之区、生态之区、幸福之区。

乔耸说,今年中原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挖掘二砂老厂区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依托锦艺国际轻纺城等重点项目,全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家居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千方百计加快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奥体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顺利进行;将“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与社区建设、安置区建设相结合,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蓝天工程,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碧水工程,启动“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公园等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全年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

四是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围绕主导产业链条,突出招商重点,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四力”型项目;深化政企、政校合作,构建“双创”平台,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构建和谐中原。突出民生优先,确保全年各项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同时,深化平安中原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