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郑州40+五人制足球赛收官
中西合璧快乐联队捧得奖杯
建业新赛季球票今日开售
刘震云获
“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
“大圣”梨园传话:西游文化不能变
01过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圣”梨园传话:西游文化不能变
西游文化不能变一生做精一件事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文 李 焱 图

昨天晚上的《梨园春》2015“擂响中国”年度总决赛可谓热闹非凡,除了影视明星于荣光、越剧名家何赛飞、京剧名家刘桂娟、军旅笑星周炜、中原笑星范军、豫剧名家李树建等一干“大腕儿”,美猴王六小龄童也身着一袭喜庆的红色唐装来到现场担任节目评委。当美猴王遇上大美河南,登上名家荟萃的《梨园春》,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钟情河南有缘由

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因86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角名震至今。几代人的暑假时光,都盘踞着一个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身影。临近猴年,是什么吸引六小龄童百忙中大老远地跑到郑州来呢?

“我对河南相当熟悉,不仅去嵖岈山拍过《西游记》,河南的大部分地市我都去过。”一开口,六小龄童对河南的了解迅速拉近了自己与媒体的距离。“可以说,我是河南老乡。”

河南是文化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文物大省、戏曲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六小龄童表示,自己作为洛阳偃师的荣誉市民,特别想与河南合作,开发西游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为什么百事拍摄的微电影《猴王世家》能戳中很多人的泪点,就是用影像化的手法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内核。我们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缺的是好的创意。我希望能与河南携手做这件事情,让传统文化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能量。”六小龄童说。

西游文化不能变

遇上六小龄童,就不得不聊聊《西游记》,不得不聊聊孙悟空。大银幕、大荧幕上有很多的孙悟空,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曾对《西游记》进行演绎,但只有戏曲中的猴戏最为成功,无论是演员的手眼身法步,还是唱念做打行,有一定的戏剧基础,借鉴戏剧中猴戏的百家之长,才是六小龄童深受观众喜爱的不二法宝。有鉴于此,六小龄童常说猴戏不姓章,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没有哪个孙悟空是最正宗的,孙悟空演得最好的也不一定是六小龄童,但一定是中国人。”

对于银幕上、荧屏中花样百出的各类孙悟空,六小龄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希望猴戏能够百花齐放,但有一个前提和底线,西游文化不能变。《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小说,不能变成言情小说,如果师徒四人都有了女朋友,经还取不取了?”六小龄童说,自己是中国最幸福的一个演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部25集的电视剧(86版《西游记》)他们拍了6年。“当时我们的前提就是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在戏剧的基础上对角色原型化,互相借鉴戏剧中的各家所长,最终才有了这样一部经典。”

一生做精一件事

其实,纵观大荧幕,除了孙悟空,六小龄童也曾尝试过不少类型各异的角色,比如周总理、吴承恩、胡适、鲁迅、公安干警甚至还反串过女警,但孙悟空所带来的影响太大,以至于观众自觉忽视了他在其他角色上的付出,六小龄童在现场自嘲说:“比如我演的一个医生,有观众就说,这个医生怎么看都像是孙悟空变的。”这话看似哭笑不得,但其实六小龄童的心里也泛着一丝甜蜜。“我们86版西游记原班人马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叫《吴承恩与西游记》,其实吴承恩在绘画、书法上也都特别有成就,但观众只记住了一部《西游记》,一生做精一件事也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面对日益火爆的电影市场,六小龄童有没有拍摄一部美猴王专属电影的想法呢?据他透露,2016年会开机两三部电影,其中有一部是中美合拍的《敢问路在何方》,他将再次扛起金箍棒,演绎孙悟空。“本想着若能在猴年呈现给观众是最好的,但外国伙伴不这么认为,好的东西其艺术价值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泰坦尼克号》拍了9年,当然我们不会那么久,可能要3~5年吧,绝对保质保量。”

六小龄童说,网上最近热传的微电影《猴王世家》,其实只有万分之一是他们家的真人真事。春节过后,他将会筹拍电影,并一人分饰4角——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及他自己,为观众讲述他们这个猴王世家的百年故事;此外,由他担任艺术总监的动画片《斗战圣佛》,也将再度融入民族画法呈现给观众。

在采访的最后,六小龄童分享了自己对西游文化之于当下青年人的意义,他说,西游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就看你从中悟到什么。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路上的行者,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灵山,但要经过很多困难甚至苦难,半途放弃的也大有人在。“我很推崇唐僧原型玄奘的一句话,宁可向西一步死,不愿东归半步生。西游文化之于我,是一生把一件事做精、做成、做大,不要贪多,我的道路就是这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