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过年好》 主创与市民包饺子迎新年
内蒙古发现辽代贵族砖室墓
摄影艺术展迎新春
本土插画师推出原创绘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佟掌柜”闫妮来郑州了
《过年好》 主创与市民包饺子迎新年
闫妮展示“作品”
热情的市民
陇海大院现场献唱
三位电影主创
边看边议

本报讯(记者 秦华 文 李焱 图)昨日下午,电影《过年好》导演高群书、制片人古兵、主演闫妮空降绿城,与数百市民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共迎新年。郑州报业集团推出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陇海大院爱心集体也来到了活动现场,献唱一曲《谁也不愿把谁丢》,更为现场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气息。

记者昨日14:40走进活动现场,被眼前热闹喜庆的气氛给感染,红红火火的中国结、灯笼烘托出了浓浓的年味儿,数百位大小朋友已经穿好围裙、戴好高高的厨师帽,热热闹闹地擀起了皮、捏起了面人,边忙活边等待主创的到来,还有一些远道而来的粉丝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着偶像的亮相。

15:30,三位影片主创现身,活动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与此前执导的《东京审判》《西风烈》《风声》等影片不同,《过年好》应该是高群书执导的最有人情味、最轻松搞笑的电影了,谈到拍摄《过年好》的初衷,高群书表示:“我想拍一部既温暖又搞笑的影片,用镜头去呈现老百姓过年的故事。”他说,1日上映当天,《过年好》在全国创了几个纪录,票房相当不错。

“佟掌柜”闫妮身着白色衬衣、牛仔裤出场,清新的装扮显得分外精神,她与大家分享了参演感受:“我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要打拼创业,她面临的问题是许许多多正在奋斗的现代人都会遇到的,我相信这个角色一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希望影片能带给观众一些欢乐、感动和思考。”

虽然许多人都说“年味儿”似乎越来越淡,但在闫妮看来,春节仍然是最有情感温度的一个节日,在这天,亲人团聚,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可以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谈谈工作,和和美美。春节也给幼时的她留下了深刻而温暖的记忆,“我记得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春节意味着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可以尽情玩耍,那时候特别希望大年初一、初二能过得慢一点,快乐能持久一点。”闫妮说,她希望大家能走进影院继续支持《过年好》,共同寻找春节的温暖回忆。

在分享完拍摄背后的故事后,主创们与市民一同包起了饺子,他们手法熟练地揉面、擀皮、包馅。闫妮包饺子的同时也不误与市民互动,有市民问她:“会包饺子吗?爱吃啥馅?”她用现学的河南话调皮回答:“擀皮、包馅俺都会,俺啥馅都爱吃,不挑食。”她回答问题时那种俏皮娇憨的神态,令在场观众感叹:“佟掌柜真是太美、太可爱了。”

本报讯(记者 杨丽萍)够胆量抢先在“前春节”上映,《过年好》胆色惊人。众所周知,处于“前春节”期的电影市场素有“冷冻库”之称,由于临近过年,观众们或在归家途中,或忙碌着置办年货,所以往年的“前春节”电影市场都有些“冷冰冰”。不过,在《过年好》的强力带动下,今年的“前春节”电影市场火力强劲。记者了解到,虽然《过年好》上映首日是周一工作日,但一上映便受到观众的喜爱,当日荣登票房第二的宝座,为春节档的到来开了个好头。

刚刚上映的《过年好》在温暖观众的同时,也成为近期电影市场的暖心剂,与《功夫熊猫3》合力搅火了整个大盘。据了解,2月1日,全国共放映电影18.9万场次,观影人次达237万,大盘总票房7980万,《过年好》以高出第三名《鼠来宝4:萌在囧途》3倍的票房成绩荣登日票房第二。2月2日,截至记者发稿,全国电影日票房已达到6200万元,而《过年好》的票房也将有望突破2000万,迈向3000万。依照这种势头,可以预见,大咖云集、温情暖心的《过年好》在周末将有更好的票房表现。

备受全国观众追捧的《过年好》,最对哪里观众的口味呢?记者查看“昨日票房播报”获悉,北京、上海、重庆的观众对《过年好》可谓情有独钟,这三个城市的票房收入扛起了《过年好》整个大盘优势。此外,东莞、苏州对影片也颇为买账。而郑州的观众也希望《过年好》能有更多排片,争取获得更多观影时间上的选择。

左丽慧

说实话,没想到高群书会去执导一部贺岁喜剧片,虽然这部影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喜剧”——在一众喜剧演员的倾情演出之下,这部影片还是让人在欢笑的同时,无端生出许多沉重和思考,那是对亲情、对家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思索,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可以从《过年好》中找到一款填补心灵空隙的黏合剂。

“家”是什么?从物质角度来说,家是一所房子,而在精神层面来看,家却是人人都向往的避风港。没有亲情的家,只是一个住所、一处驿站。正如高群书导演自己阐述的那样,之所以要拍《过年好》,就是想表达目前中国社会对“家”的反思和理解,唤醒人们对家、对亲情的思考。

从《千钧一发》《风声》《东京审判》到《过年好》,这样的“跨越”注定高导不会只做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贺岁片,而是用喜剧的外壳承载一个关注中国家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这样的做法可谓高明:作为春节档期首部上映的贺岁大片,喜剧的外形自然更符合时下的新年氛围,更易唤起人的情感共鸣,而内核中对亲情和家庭的思考,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部《过年好》,但伴随着欢笑的泪水,也显然更比一出悲剧更让人乐于接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到城市开始新的征程,传统“家”的意义逐渐被生活的压力挤压,围绕着“家”所建立的亲情关系,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而渐渐淡化,过年的方式越老越多元——旅行、购物、健身等等,都冲击着传统的“年味儿”。笔者不禁想起,影片中本山大叔作为独自留守东北小城的空巢老人,一直在准备一场具有象征意义的“团年饭”。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国人心中,团年饭是一年的总结与回望,也是剧中人物展示自我的舞台,而经过导演高群书的精心设计,事业生活双重压力的闫妮、90后叛逆少女、土豪大款等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团年饭上尽显“英雄本色”,所幸的是,思想的碰撞与剧情的冲突,最终都在团年饭桌上爆发而后快,血浓于水的亲情、换位理解的善意与从千年传统文化中承袭而来的人伦道德,最终使得主人公们找到了各自的归途,团年饭后泯恩仇,这桌“团年饭”,其实就是《过年好》。

@木土DODO 整场电影好看完,有好几处都让我流泪了:他给女儿做了满桌子菜的时候;他一个人站在废弃的车站等待的时候;他突然得知女儿离异,然后手中的勺子断了的时候;除夕夜里他一个人冒着大雪离家出走又到废弃的车站去接他女儿的时候;最后当一家人终于在车站找到了他,他的儿子摘下口罩后一跪:爹,我是二毛……太多场景都让人心疼老人,心疼自己的父母。

然而最让人难过的一处细节是李老头在屋里给逝去的妻子上香,虽然他得了老年痴呆,可心里是清楚的。他面对大年三十这一天发生的种种事情,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女儿和孙女给他设下的难题到底要怎么解?离家出走的儿子到底什么时候能归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太茫然了,他甚至去求助于已逝的妻子,他一人孤单单絮絮叨叨,场景真实到让人泪流满面。为本山大叔的真情演绎点赞!

@jasontao 《过年好》展现当下三代人截然不同的三观,倔强顽固的老李,中年离异的女儿,未婚先孕的孙女,种种矛盾被演绎得既有喜感又令人感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

@四百击 一些看似松散的各种片段,其实都围绕着两个主题:一是春节期间人们所践行的传统文化,二是空巢老人等各种社会现象。由于这些片段都有明星的客串,给观众带来无数小惊喜。前者充满暖意,往往能勾起人们的童年回忆。后者则带着讽刺意味,使观众在开怀大笑之外,更多了深层次的思考。

@土小豆 一句暖心的问候“过年好”,不仅化解了戏剧矛盾,更将前边所有故意而为的片段化零为整,凝结出今年新年最热乎的一封电影红包。过年聚在一起不难也不易,一句过年好,好讲又不好讲。本是冲着喜剧来的,但从片头开始就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催泪大戏。《过年好》非常暖心、温情。多到爆的脸熟明星们也是一大亮点。

本报记者 秦 华 整理

杨丽萍

在这个充斥快消品和炒作的年代,真情早已沦为写手捞金的筹码,恶搞也如同“锦上添花”的芝麻,撒得满大银幕都是。临近年关,大银幕却突然杀出了一部细腻温情的暖心巨作,用饱满的情绪向全国观众述说着“过年好”的诚意,看得人心生舒坦,欲罢不能。

且不说单凭“过年好”三字就能让人心头泛起的暖意,也不说海报上、预告上多到晃眼的明星大咖,仅仅国民大叔赵本山一人,就能扛起这部电影的魂。喜庆中带着点落寞、幽默中掺杂着无奈,他饰演的李大爷仿佛是全国空巢老人的缩影。人物是幽默的,三言两语中总带着笑点和包袱,背影却是寂寞的,临近年关,守着偌大的四合院盼不回儿女偎依。这样一个角色,总是于无声中让人笑着抹去泪花,但却来不及伤感,因为你的视线还在紧盯着他,渴望着接下来的惊喜。

有人说,年是旧的,人是新的。老人盼的是阖家团聚,年轻人图的是聚会玩乐。在《过年好》中,导演却并没有刻意渲染隔代人、两代人之间过年方式的差异与隔阂,而是通过片尾一个悲情却又圆满的戏剧桥段,传达出了自己之于父母、之于老人的一份看法:新年是所有人心底都翘首以盼的,无论是离家的浪子,还是远去的良人,都逃不过家中老人那张思念之网的羁绊,请你记得,年三十的那一刻,即使是天塌下来,也要陪老人过个“囫囵”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