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民俗
文史杂谈
掌故
随笔
郑州地理
lh6215
lh62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史杂谈

御笔也过年

郭华悦

唯有读书高的古代,笔杆子的地位一向是挺崇高的。皇帝的御笔,也就更是地位非凡了。所以过年也不能忽略了御笔。

每年的除夕,一大早,皇宫内就要举行“封笔仪式”。这“封笔”的时间,是一天。从除夕到初一,皇帝是不能动笔杆子的。这一仪式,是何用意呢?很简单,御笔们辛苦了一年,国家大事皆出自笔下,过年这样的时刻,当然也要给它们放放假了。

每年过年的“封笔”,是为了显示对御笔的重视,也感谢其一年来的辛劳。这个规矩,在多数朝代里,皇帝们都会严格遵守。可若是,碰到了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当然,皇帝能写圣旨,批复奏章,也能用“口谕”的方式传达。正常情况下,哪怕是有事,动动嘴传达一下自己的意见,也就能解决了。不过呀,乾隆皇帝时,还真碰到了一件动嘴也无法解决的急事儿。

那会儿,外头正在打仗。军情紧急,正好有一份报告在除夕这夜送到了宫中。这份报告,急需乾隆做出回复。可打仗的地方,离京城还挺远。若是让人传达“口谕”,一来怕意思不到位,二来也怕延误。思来想去,乾隆皇帝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请人代笔。既然宫中皇帝专用的御笔都放了年假,不能动用,乾隆于是叫来大臣,令大臣用自己的笔,写下乾隆的回复。接着,再将折子用加急“快递”送往前方。这么一来,既没破坏规矩,又不至于延误军情。

看吧,就算是皇帝身边的一支笔,也得有过年的权利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