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民俗
文史杂谈
掌故
随笔
郑州地理
lh6215
lh62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地理

大王庙

王振洲

治理黄河功劳显著的河务官员,死后被皇帝封为“大王”始于宋代。获此殊荣的共有四人。宋代的谢绪为“金尤四大王”,清代的黄英杰为“黄大王”,朱之锡为“朱大王”,栗毓美为“栗大王”,民间视大王们为河神。

过去,黄河在某处决口被堵复后,往往要在此处建座大王庙,供奉河大王和纪念堵口成功。在郑州辖区内的黄河大堤上,童年时看到过两座大王庙。一座在申庄村北边的黄河大堤上,叫黄大王庙,不知建于何时,比较破败,没有多少特色。不过这一段的大堤比别处的大堤宽好几倍,1938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后,一些灾民纷纷逃到这里建庵安家,一时连草庵也搭不起的,就挤住在大王庙里。

石桥村北边大堤上的大王庙,正殿高大、气魄、美观,尤其庙顶上绿色琉璃瓦耀眼夺目,因此群众称之为绿大王庙。此处决口还留下个巨大的水潭,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水面仍有几百亩。由此可见当年洪水冲刷之烈。民间传说,决口之后,皇帝命令三个月堵复,可是眼看半年时间过去,决口仍没有堵住,如果到了春天河水涨了,困难会更多;于是皇帝便派清官刘统勋前来坐镇。那刘统勋来到后看看水势,摘下自己的官帽仍到口门中,只见帽子在水中滴溜溜转,水冲不走,水的流速也渐渐慢了,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决口堵住了。这里决口的时间是光绪十三年八月,乾隆朝的刘统勋早已作古,怎么可能来堵口?实际上这是群众崇拜清官情绪的一种反映。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在绿大王庙中驻扎了一个小队,这些家伙坏事做绝,连他们住了两年多的地方也不放过,临败退时对绿大王庙进行了多处破坏。以后绿大王庙没人管理,也没有修复,任其在风吹雨打中逐渐凋敝,实在可惜。如果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定会成为黄河景区中一个受青睐的景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