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8个总投资逾88亿元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郑东新区三项指标
今年拟增一成以上
感谢郑州这片大爱的土地
感谢一路相伴的责任媒体
省会文艺界热赞大爱郑州
中央驻豫媒体全国晚报大咖
纷纷点赞大爱之城温暖郑州
健康守门人成为家里人
片医服务模式叫响全国
互动·热帖
tb2012n
12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宽邀请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家中做客
感谢郑州这片大爱的土地
感谢一路相伴的责任媒体

感谢郑州这片大爱的土地

感谢一路相伴的责任媒体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当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王宽格外繁忙,接受社会各界的祝贺、媒体的采访几乎不断。昨日,王宽老师特别邀请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到家中做客,向从去年9月30日以来持续报道,连续推出《有一种爱,叫“王宽家”》的郑州报业集团记者致谢。

“你们都是我们的爱心同路人,我们风风雨雨养育6个孤儿一路走来,没有真正的仁义之心不行,但也离不开郑州这座有大爱的城市,离不开郑州媒体不离不弃的支持。”

说着,王淑荣老师拿出了收藏多年的报纸。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播放的短片中,出现的第一张关于当地媒体报道我们的报纸就是你们的《郑州晚报》,这是第一个报道我们的媒体,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2001年4月12日。”

王淑荣老师格外珍惜地拿着已经发黄的2001年4月12日的《郑州晚报》,轻轻摩挲着,饱满深情地说:“我得赶紧把报纸过塑一下,这张报纸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实在太珍贵了!”

这张报纸正是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播放的短片中,出现的第一张报道王宽的报纸——《郑州晚报》。

她又一次回忆起当年《郑州晚报》没有报道之前的窘迫情形:“1998年我和老伴临近退休,那时候虽然已经决定帮助、收养几个孤儿,但我们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

那时,有限的退休工资要负担几个孩子的各种生活费用,经济开销很大,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他不得不选择到茶楼“卖唱”,以自己最大的能力、最快的方式赚钱贴补家用。

可是戏曲茶楼市场认可的不仅仅是戏曲艺术,王宽经常一整晚“坐冷板凳”。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卖唱走穴,想钱想疯了”,一边是生活的压力,一边是人们的白眼和冷嘲热讽,王宽坦言那个阶段十分苦闷,老伴王淑荣看到王宽从戏曲茶楼回来后经常喝两杯闷酒,也十分心疼、担心他。

2001年4月12日,《郑州晚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王宽《国家一级演员为何茶楼“卖唱”》的故事后, (下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