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连续三年 感动中国 大爱之城 实至名1/2016-02/17/05/20160217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会文艺界热赞大爱郑州
感谢郑州这片大爱的土地
感谢一路相伴的责任媒体
发掘更多凡人善举 传递更多温暖大爱
5
连续三年 感动中国 大爱之城 实至名归
感动中国报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会文艺界热赞大爱郑州
为郑州报业集团点赞

(上接一版)“王宽老师用当代雷锋精神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温暖的正气歌。这曲正气歌一定会在绿城乃至全国越唱越响亮。”陈红旭说,郑州是全国所有城市中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感动中国的城市,这值得所有郑州人骄傲,也再次证明郑州这片热土“盛产”古道热肠之士,郑州自古就是英雄辈出之地,从古代的子产、白居易,到近代的罗志坤、赵继,再到当今的常香玉、任长霞,再到“仁医奶奶”胡佩兰、用真情传递人间大爱的“陇海大院”、 卖唱救孤的王宽,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为国、为民、为社会的责任感。

奉献爱心让社会更美好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王宽爱心育孤的事迹早在梨园界传开了,他能放下艺术家的身段,在茶楼卖唱十年,其间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尽管我也资助了几名学生,但与王宽相比,我做得还不够。他的这种大爱精神,值得我们文艺界学习。”

“王宽身上体现出的责任和担当,与梨园界一直秉承的精神一脉相承。以前有梅兰芳蓄须明志、盖叫天断腿拒演、常香玉捐献飞机,现在有王宽‘卖唱’救孤,这一段段梨园佳话,也是艺术家德艺双馨的最好诠释。”陈涌泉说,作为戏剧人,感到很骄傲自豪,他期待能涌现出更多像王宽这样台上认真演戏、台下树立榜样的艺术家。

陈涌泉在《程婴救孤》中塑造的程婴这个人物,舍生取义、忍辱负重,含辛茹苦16年把遗孤抚养成人,在陈涌泉看来,在某种意义上,王宽就是程婴的一种复活,是程婴精神的一种传承。“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许没有机会成为程婴,但是现实中的王宽却是我们人人可以学习的人物。我相信无论是从事哪个领域,只要大家都有爱心、勇担当,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爱温暖别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和谐。”

得知郑州市连续三年涌现出的三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由郑州报业集团发掘的,马金凤老人连赞“了不起”:“这说明郑州好人多!”马老向郑州报业集团表示肯定和感谢:“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是你们的宣传让全社会都知道了王宽的事迹,是媒体的报道让王宽精神鼓舞更多人做好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更多的好人好事告诉全社会,让大家都来学习做好人、做好事!”

“一个英模人物的成长,同样需要社会尤其是媒体的关注。郑州报业集团作为省会主流媒体,能够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持续关注、报道王宽,这既是对人物本身的肯定,同时也在社会上营造出见贤思齐、向英模人物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励着更多人向美向善。”李树建对郑州报业集团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长期以来,李树建一直关注着郑州报业集团对王宽的报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因为有郑报集团这样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有情怀的媒体,社会正能量才得以更好地弘扬。”李树建表示,如果不是郑报集团率先报道、发掘出王宽的感人事迹,这件事也许至今鲜为人知,他相信,在媒体的引导、宣传下,诚信、爱心等传统美德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陈红旭认为,一大批道德模范故事、真人真事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纷纷出现,和媒体的宣传、引导密不可分。尤其是郑州报业集团,连续三年发掘三位“感动中国”人物,长期弘扬正能量、长期抓典型树榜样,使原本就古道热肠的大郑州更加充满正能量,生活在郑州的人们感到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