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深入调研倾心座谈
共谋工业发展良策
全市专项行动累计
盘活土地近21万亩
百篇报道倾情讴歌“郑”能量
“医联体”规模日益壮大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发掘传播十五载 感动历久而弥新
“我们为文明大爱郑州骄傲自豪”
郑州E贸易首月业务量创新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人连续三年感动中国 市民分享喜悦畅谈感受
“我们为文明大爱郑州骄傲自豪”

由郑州报业集团旗下媒体《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最早发掘并持续报道的“王宽家”故事感动全国,王宽入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意味着,继2013年大爱仁医胡佩兰、2014年大爱亲邻陇海大院之后,我市连续三年涌现三位感动中国大爱人物;郑州,也成为全国所有城市中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城市,堪称“大爱之城”。

连日来,在机关办公桌前、在乡村田间地头、企业生产车间,市民热议郑州人连续三年感动中国的大喜事,分享生活在这座大爱城市的骄傲和自豪感,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传递文明大爱郑州形象,让郑州更温暖、更幸福。

生活在大爱郑州很幸福

“我全程观看了今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当我看到咱们郑州的王宽、王淑荣夫妇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作为一名熟知他们的普通人、一名慈善工作者,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为郑州的慈善工作做出了贡献,为文明河南、文明郑州奉献了力量。”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万民说。

从“送水哥”默默奉献时紧咬牙关,到“气球奶奶”自强营生时充满坚韧的眼神,从“西瓜哥”艰辛守护时带着心酸的泪水,再到“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爱心涌动……郑州,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温暖的城市。一个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小人物,相继亮相央视荧屏,并获得了“最美中国人”的亲切称号。正如一些网友对“郑”能量解读中所说的那样:“他们平凡、他们普通,但正是我们身边的一些‘草根英雄’,完美诠释了正能量的价值。生活中,我们需要正能量的光辉,需要侠肝义胆的热心人,他们身上蕴藏着正能量,让社会多了一些帮助,少了一些戒备。”

一个城市的爱心程度,需要相关机构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人们的不断实践。“王宽夫妇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他们还带动了一家人充满爱心,这一家人都洋溢着慈善的正能量。”王万民说,“王海龙在郑州慈善总会成立了‘渐冻人爱心基金’,他们把自己辛苦义演赚来的钱用来帮助其他渐冻人;王宽一家还在积极筹划再次举办义演帮助癌症患者;2015年,他们一家被评为‘郑州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在‘王宽家’身上,体现着慈善的力量,给了更多深陷困境中人们希望。”

“作为普通市民,生活在郑州这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很幸福。”王万民说。 (下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