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连续三年 感动中国 大爱之城 实至名1/2016-02/18/05/20160218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报业集团旗下《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关于王宽事迹的部分报道
各地媒体跟进报道郑州好人王宽
“我们为文明大爱郑州骄傲自豪”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人连续三年感动中国 市民分享喜悦畅谈感受
“我们为文明大爱郑州骄傲自豪”

(上接一版)

传播文明大爱郑州形象

翟永纪是“首届最美上街人”,一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利用业余时间常年担任社区科普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并且为邻居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护理方面的帮助。“连续三年,郑州产生三位感动中国人物,这在全国城市中也属罕见,十分难得。” 翟永纪说,咱们郑州自古民风淳朴,这种连续的“感动”才是郑州人的真实形象、文明大爱才是真实的郑州。作为郑州人,我们就应该从身边的事儿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传递文明大爱郑州形象,让咱郑州更有爱、更温暖。

“我全程含泪看完了今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王宽家’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感动,令我震撼,他们的感人事迹敲击着我心灵的最深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昨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人和路社区书记樊玲玲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大爱仁医胡佩兰、大爱亲邻陇海大院、卖唱救孤王宽,连续三年三个郑州人感动全中国,展示的就是咱郑州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大爱之城温暖之城的形象。

让文明郑州更温暖更幸福

近年来,在登封、在新密、在中牟,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好人”评选活动。这些活动从基层、从一线发掘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和事迹,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平台向全市推介,取得良好效果。

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文关怀、助人为乐”为核心的郑州慈善文化氛围正在全社会形成。“我们河南推出了15名感动中国人物,其中9名来自郑州,这说明我们中原有着滋生爱的土壤,我们要以这些人物为榜样,让爱的土壤更肥沃,让文明之风更足,让慈善的力量更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幸福。”王万民说。

“这几天一直在看《郑州日报》的报道,我们郑州人连续三年感动中国,更坚定了我利用晚年发挥余热、为居民服务的信念。”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四棉西社区的张善沿老人说。张善沿喜爱书法练就了一手好字,退休后,连续七年为辖区居民义务写春联,不顾自己80岁高龄,坚持到社区义务担任科普大学书法班老师。老人说:“人都是社会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郑州的明天就会更美好。”

“这几天一直在认真看《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好几次看得落泪。”同为“首届最美上街人”禹水仙说,“学习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就如同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让走路的脚更结实一分。给我最多的启示就是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禹水仙说,这几天的《郑州日报》都已经被她珍藏了起来。“带一颗善良的心前行,内心充满着爱,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就会更加温暖、更加幸福。”

本报记者 李娜 武建玲 刘伟平 李晓光 张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