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郑州人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年度成绩单亮点纷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立法 严监督 勤履职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年度成绩单亮点纷呈
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视察我市“三大主体”工作开展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畅通郑州”工程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表决前评估会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政府职能部门专项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督办我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代表建议的落实情况
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视察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
市人大工作座谈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
新任命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本报记者 李 娜

又将进入一年一度的郑州两会时间。全市人民在凝神关注大会的同时,也十分想知道:2015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都干了哪些事?

忙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2件、修订1件,废止2件,开展立法调研4件。

忙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工作报告36项,开展专题询问2次,对政府5项工作进行评议,对5件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忙履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立法调研活动92次,广泛联系群众,听取民声,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常委会自身建设,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法治建设大局,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圆满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年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把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人大工作优势,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切实维护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亮点一 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全力推进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航空港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专项工作报告;全面落实都市区建设专项规划,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常西湖区域)“一设计三规划”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决议;加强政府年度投资项目计划监督,监督支持政府“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畅通郑州”工程、“两环三十一放射”及环城高速出入口建设情况的报告。

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加强法制宣传和依法治市专项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支持检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能,作出决定设立郑州市东城地区人民检察院。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具体实施办法。

全力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深化任前考法、任前见面、宣誓就职,拟任命人员任前表态发言、任后履职承诺等制度,增强被任命人员的法治意识,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95人次。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不断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制机制,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我市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法制保障。

每年立法数量有限制,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在重点领域立法。立足我市实际,围绕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城市,探索开展创制性立法。全年制定地方性法规2件、修订1件、废止2件,开展立法调研4件,圆满完成年度地方立法任务。

亮点二 制定《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

地铁1号线已运营两年,1号线2期、2号线、2号线延长线、5号线正在施工。随着线路的增加,在郑州,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地铁出行。哪些行为在地铁站或车厢内是禁止的、地铁经营单位该为乘客提供怎样的服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法可依。2015年6月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该《条例》对轨道交通的管理体制、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安全应急等作了科学规范。

亮点三 制定《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随着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和建筑从业人员持续增加。为构建全方位预防和减少建设工地施工安全事故体制机制,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这是我市出台的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了施工企业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对施工责任主体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专门强调施工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保障自身健康安全工作环境、拒绝违章作业和举报投诉等权利;提出了现场管理要求,规范了建筑工地现场高处作业吊篮、环境保护、扬尘治理、三区分设、临时用电等。

亮点四 修改《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的决定,规范城市设计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化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亮点五 创新立法体制机制

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开展委托立法起草工作,委托社会力量起草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参考稿,其中45%的意见建议被采纳。

积极开展法规草案表决前评估。组织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实务工作者,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进行表决前评估,确保法规切实管用。

扎实推进开门立法,在制定《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过程中,收集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128条,经逐条研究采纳65条。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努力推进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和民生持续改善,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36项,开展专题询问2次,对政府5项工作进行评议,对5件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亮点六 两次专题询问 问出成绩问出效果

看好国家的钱袋子,让政府花好百姓的每一分钱,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预决算监督和审计监督在百姓心中具有很强的“存在感”,真切地感受到人大监督的“硬度”。

2015年8月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公务卡管理、养老扶持资金管理、幼儿园建设资金拨付、垃圾处置设备的投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热点问题充满“辣味”地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力求做到询出实情、问出实效。询问对象的回答紧扣主题、敢于直面问题,并表示要把询问作为抓落实的开始。

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国家重视、百姓关切的热点话题。2013年,郑州市发布蓝天工程白皮书。2015年3月1日,作为全国首个省会城市颁布的大气治污条例,《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

5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明察暗访,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10月21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就关于市政府贯彻落实《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针对常委会委员会提出的燃煤锅炉整改、垃圾清运、黄标车治理、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等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答复。

◀▲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亮点七 专项工作评议 提高监督刚性和实效

2015年初,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针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探索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

言必诺,行必果。

2015年8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试水”,就市政府民政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市工信委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评议;10月,再次就市教育局、市园林局、市水务局相关工作开展专项评议。

“专项工作评议是开展监督工作的创新和探索,旨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保证和提高人大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说。

根据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政府难点工作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评议议题,力争在本届常委会任期内,对政府所有工作部门和“两院”的相关专项工作开展评议。

为更加了解专项工作的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灵活运用明察暗访、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调查问卷、专题座谈、案件分析等形式,全面了解工作情况,真正发现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专项工作评议现场,就已经评议出“满意”结果,但这并不代表评议工作的结束。“相关工作委员会要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视察检查,跟踪问效,坚持一抓到底,确保问题真正得到整改落实。”白红战说。

专项工作评议作为人大常委会一项创新的监督工作方式,使监督职能得以更有效发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中,充分彰显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和形象。

全市共有500余名人大代表,遍及各行各业。如何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和创新。

为了密切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现有194个“代表之家”、334个社区代表工作站,推动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

亮点八 议案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办好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既能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又能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高实际办结率和落实率,代表提出的6件议案、617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坚持重点督办。选择规范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和健康工作等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20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明确常委会相关部门的督办责任,提出具体办理要求,确保办理效果。

坚持现场督办。开展9次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接待代表35人次,对代表提出的“加快陇海路高架桥地面层施工进度,尽快还路于民”、“提升高层住宅电梯设计安装应急功能”、“郑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出资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等17件建议,进行面对面现场督办。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将高层住宅设置可承载担架电梯纳入规划许可强制执行标准,及时解决代表反映的实际问题。

坚持全程督办。对6件议案和20件重点建议的办理进行全程监督,先后两次进行专题视察,在年中和年底两次听取市“一府两院”办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坚持跨年督办。对2014年确定为正在解决或计划解决的162件代表建议,进行跨年度督办,市政府对照台账,持续抓好办理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廊道设施管理维护”等20件建议得到落实。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市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积极作为的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民生热点,工作创新不断、精彩纷呈。

亮点九 促进县乡人大工作建设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中央18号文件、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重要部署,召开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第23次会议,对全市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情况进行交流研讨。

同时,根据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组成10个督查组,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就解决人员编制配备、机构设置、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等突出问题向市委提出建议。市委高度重视,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出台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委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把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亮点十 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提升

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有力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提升,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

积极就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向市委提出建议。2015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提出关于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开展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请示。根据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一府两院”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郑州为主题,从2015年11月下旬开始,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将国家宪法日落到实处。

建立相关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制定了郑州市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

开展集中学习宪法活动。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国家宪法日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市”学习交流座谈会。

加强宪法知识的考试。部分县(市)区在对拟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职考试中,更多侧重对宪法知识的考试。

根据工作部署,2016年开始,我市新任命国家工作人员要进行“宪法宣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