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16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接地气”道基层心声
“身边事”说百姓愿景
感受“热情”
完善配套措施
拥抱二孩时代
郑州这座城 有爱有温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代表委员纷纷赞:
郑州这座城 有爱有温度
王宽“感动中国”
一碗面温暖一座城
陇海大院“感动中国”

郑州这方沃土,孕育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滋养着宽容包容的人文精神和互助友爱的人文情怀,传承着崇善向善、温暖大爱的优秀美德。连续三年,这片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原之城,涌现出三位“感动中国”人物。

中原腹地,厚德载物。

这座城市,有厚度,有温度。

“两会时间”,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纷纷热议“大爱郑州 温暖郑州”,希望有更多“王宽家”出现在这片热土,增强这座城市人民的幸福感。

“城市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今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中,白岩松说‘河南人特别多’,尤其是郑州,连续3年诞生3个感动中国人物,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郑州人,我引以为荣。”市人大代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孙世龙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郑州的发展实践,充分彰显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和创造力,提升了郑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绿城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此,孙世龙说:“作为市民,其实,郑州这座城市让我们感动的,除了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外,还有这座城市拥有的温度、拥有的大爱。”

在工作过程中,孙世龙接触过很多感人的事件:年初,19岁女孩寒风中卖剪纸救患有尿毒症的弟弟,市民纷纷伸出援手,两周募集善款近40万元;2013年,面馆老板李刚在网络上呼吁市民多去面馆吃饭,一时间,郑州市民纷纷来到这家面馆,央视报道“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做出这些不平凡事迹的人,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我们为他们感动,也受他们影响。”孙世龙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要大力实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群众生活更美好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认真办理民生实事,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我看来,在这么多‘身边榜样’的带动下,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市民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大爱之城”将成郑州名片

市人大代表、郑州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程说,今年,王宽入选“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郑州报业集团连续三年成功挖掘三位“感动中国”人物。郑州,也成为全国所有城市中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城市,“大爱之城”,名副其实。“大爱之城”,就是郑州一张耀眼的名片,他建议,处于快速发展的郑州,要发掘归纳概括提炼出叫得响的城市好形象,并大力广泛宣传推广。“郑州发展令人骄傲,我为郑州做了什么”“人人都是城市名片”等观念要深入人心,这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才会更加强烈。

市人大代表、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工服务站站长陈骋认为:“无论是在马路边纠正交通违章的普通民警杨华民,还是在社区走家串户传递爱心的派出所民警丁惠君,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两个道德的闪光点:一个是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另一个是教育和带动他人遵章守法的道德准则。”

“在我看来,‘大爱之城’也是文明之城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对人友好、遵守交通规则、尊老爱幼等,都是贯穿在生活中的小事情,也都是构建‘大爱之城’名片的组成部分。”陈骋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