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巡防“爱心岗” 九年不间断
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幸福家园
开展五比五看五加快活动
小小社区舞蹈队
舞向公益大舞台
多举措增加保障房供应
简约高效六个会一天开完
九旬抗日老兵
一身正气传家风
打出组合拳 城市换新颜
治庸治散治软治懒 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zxc63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九旬抗日老兵
一身正气传家风

九旬抗日老兵

一身正气传家风

本报记者 刘玉娟 文/图

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以普通市民名义捐款5000元;同年国家举办奥运会,他以个人名义捐款4000元;国家发给他的2000多元伤残金,他全部捐给商丘永城希望小学……

他,叫孙德文,今年90岁高龄,1942年参军,1943年入党,1947年在华野六纵队50团孟良崮战役中荣立三等功;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腿部受伤,荣立三等功;1955年被国防部授予抗日战争独立自由奖章一枚、三级解放勋章一枚。1959年,他来到郑州电缆厂工作,离休后书写《革命回忆录集》。就是这样一位功勋显赫的抗日老兵,晚年生活,依然给人传递一身正气。

近日,记者三次登门,慕名采访了这位让人敬仰的老人。

第一次见到孙德文老人时,是在三天前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衣着简朴的孙德文正骑自行车,自行车后座还夹着一根拐杖,在电缆社区门前球厂的水泥地上兜圈锻炼身体。这位年已九旬的普通老者,“抗日老兵”的身份鲜有人知。

当老人停下来时,记者上前打招呼,他听力有些问题,虽也向记者热情问好,但说话稍显含混。在老人身旁不远处,站着位年纪较轻的男子,是孙德文老人60岁的二儿子孙玉建,他在一旁守护着父亲。“我父亲为人低调,不擅言谈,加之上了年纪,说话一多就头晕。”孙玉建介绍。

说起父亲退休后的生活,孙玉建说,父亲60岁离休,最让他佩服的是,不知从哪年开始,父亲将国家发给他的2000元伤残金,全部捐给商丘永城希望小学,捐助了7名小学生,家中时常会看到来自商丘永城希望小学的小学生写给孙爷爷的信……孙玉建说,父亲做这些事,谁也没有告诉,是几年前他才从电缆厂离休办得知的,很为父亲的慷慨举动感动骄傲。他说:“我父亲乐于奉献,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作为子女,我们从小都受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十分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

两天前记者第二次登门时,不巧老人去医院打针理疗不在家,他56岁的小女儿孙玉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孙玉华日常陪护在父母身边照顾,她对父母的晚年生活了如指掌。

“每逢八一或者其他重大节日,我父亲吃饭前必定要庄重站立唱国歌,默哀三分钟缅怀老战友等革命先烈。”她说,父亲的这一老习惯,最初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记不清了,但保留至今。她说,父亲不仅自己这样,还号召全家人跟着他一起如此。

孙玉华说,正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她们兄弟姊妹五人学习和工作都比较踏实刻苦,一家人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忠于祖国,奉献社会。

昨日上午,记者第三次拜访孙德文老人。他与老伴和小女儿及保姆等人在家,看上去老先生的精神很好。他家里摆设简陋,衣架上的衣服也较为破旧。老人的老伴名叫孙素莲,今年82岁,也是一位抗战女兵。她介绍说,他们的婚姻关系是在部队经组织上领导介绍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特意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挂在胸前,让记者拍照,随后又与老伴一起合影。他的小女儿孙玉华说,父亲为人低调,从不主动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可能知道你是党报记者,今天破例了。

因孙德文老人年事已高,记者如前两次一样,短时间就结束了采访。临走,老人的小女儿将《革命回忆录集》手稿复印件交与记者,以方便记者补充采访。在老人的手稿中存着一份遗书,是老人在80岁时写下的,其中有部分内容是:身后将遗体交给河南省医学院,为祖国医学做贡献。最后一句,老人是这样写的:“我所有的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要信仰共产主义,努力学习进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