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16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城市客厅”广场和公园建设
建议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主持人张泽群——
加强“城市客厅”广场和公园建设

虽然在北京工作多年,但是他对家乡郑州的角角落落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虽然平时因工作繁忙回家乡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他时刻关切着咱郑州市民的关切……昨天上午,郑州全媒体新闻会客厅迎来了一位“老熟人”,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主持人张泽群。

在会客厅里,长期研究城市文化的张泽群谈到了自己对城市化发展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公园是“城市的客厅”,是城市化的标志的观点。同时作为媒体人的他,也带来了加强国家电视媒体文艺宣传工作的建议。

作为一名郑州人,张泽群十分关注将郑州列入“全国十大中心城市”这一建议,他认为,郑州成为“全国十大中心城市”这是必须,且一定要做成的。

加强“城市客厅”建设

让市民日常休闲游玩有地儿去

“公园,对于一个城市是很重要的,可以成为城市的‘肺’,虽然郑州这些年建了几个公园,但是与郑州市的人口增长的比例是不相符的。”张泽群在做客郑州全媒体新闻会客厅时谈到,“不得不说,郑州市在为市民公共生活的设计和规划上还须努力。不仅注重人通行的方便,休闲的愉悦和丰富,也是市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他指出,随着城市综合体的不断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吃喝玩乐一站式的服务,但是缺乏适合老人,以及全家人日常休闲的“城市客厅”——公园。

“公园不仅仅是广场、绿地,还要有亭台楼阁、湖光山影,还应该有一些游乐设施。”张泽群举例说,比如适合举家休闲娱乐,带有茶社、曲艺、评书、广场舞,甚至是餐饮等诸多娱乐功能的城市绿地,就像有的公园会专门设置一个区域,搭有一个木制的戏台,经常会有票友在那里唱戏,自得其乐,这感觉非常好。

“但是那些设施却是上世纪50年代的。现在,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能把更多宝贵的地方留给了城市综合体,老百姓真正可以享受到的城市空间就会越来越狭小。”

他测算了一连串数据:河南目前正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全省的城市化率是44.6%,未来每年都会以1.5%~2%的速度增长。而这一增速投射到基层,就会使更多的县城变成农民未来改变生活的目标地。

而目前,我省区域内拥有功能设施齐全公园的县城相对较少。由此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规划和建设的重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广场和公园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标志。张泽群呼吁,“没有公园意识,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就不充分;没有公民意识,我们就没有真正地进入城市时代。”

谈娱乐节目扎堆

技术手段强大了,勿让节目内容重复而单调

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同行,张泽群也时刻关注着电视媒体的发展,这次他带来的建议就有“加强国家电视媒体文艺宣传工作”的建议。

“我在反思一些问题,这些年,我们新闻媒体的技术手段都很先进了,技术上已经没有了屏障,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呢?”张泽群说,放眼当下的荧屏,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娱乐节目比较盛行,“转椅子”“奔跑”之类的节目扎堆,真正以文艺形态为大家传递实在和高品质的艺术类节目反而少了。再来仔细看看这些娱乐节目,它们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式,我们有那么多的电视制作单位,原来是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节目单调,但是现在却因为节目内容的重复而单调。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文艺宣传工作。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新闻和文艺是相得益彰的。现在,在新闻方面,我们依然是有思想有观点的,我们文艺界也同样需要有思想和观点,用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他表示。

对《郑州晚报》情结深厚

第一笔稿费、考大学朗诵的文章都来自《郑州晚报》

对于来自家乡的主流媒体——《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张泽群说,他有着深厚的情结。

“我人生中第一次投稿,就是投给了《郑州晚报》,当时我还在上中学。大学的时候,也给《郑州晚报》投过稿。”张泽群说,当他第一次拿到《郑州晚报》稿费的汇款单时,十分兴奋。“对于一个学生而言,那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张泽群同时也提到了他与《郑州晚报》之间的另一个故事:在这次全国两会的发言中我还提起,当年我来北京报考广播学院时,拿的演讲稿就是从《郑州晚报》上剪下来的,文章的题目叫作《俺是河南人》。

张泽群回忆说,当时是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河南发生很大的变化,表达了河南经济曙光乍现时河南人的自信。

“当时是1984年,现在与那时相比,可不是一般的骄傲与自豪了。”张泽群说。现在,河南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至全国第五位,“我相信,再努力干上十年、二十年,我们河南进入全国前三名都不是问题。”

张泽群对河南的发展充满信心:河南是有着一亿多人口的大省,而我们在最根本的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中,信息化和城市化都是以人为依托的,在这方面河南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绝对优势。

“如果能将1亿多人民动员好、服务好,让本土生活更美好,这对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最大的贡献。”他表示。

郑州报业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国两会记者 孙娟 覃岩峰 李娜 汪辉 王译博 宋晔 北京报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