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2版
增强看齐意识
狠抓落实提升
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
处理工程汛期前将完工
服从大局 聚焦打赢
为改革强军做出更大贡献
农民看病越来越有保障
新农合越来越合民心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5月24日启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民看病越来越有保障
新农合越来越合民心
五 年担当 五 年实干 五 年巨变 系列报道之四十九
市民在办理新农合业务
专家点评
互动·热帖
(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什么看法,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刊发。) 邮箱:zzrbszbb@163.com 电话:0371-96678 郑州晚报微信:zhengzhouwanbao 郑州晚报微博:http://weibo.com/zzwanbao 中原网:www.zynews.cn 我们期待你的讲述、展示和分享。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农民看病越来越有保障

新农合越来越合民心

核心提示

十二五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可以说,十二五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五年,是省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是郑州民生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是在郑州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必将留下痕迹的五年。

五年的发展和变化,生活其中的市民有切身的感受,参与建设的人们有鲜活的记录,专家和社会各界也会有各自独到的观察、评价和建议。郑州报业集团所属《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手机报及数十个“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集群联合推出“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大型系列报道,我们把重要版面留给普通市民,留给生产和建设一线的劳动者,留给为郑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留给关心郑州、支持郑州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倾听他们最真实、最动人的讲述,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感受他们的喜悦和激动,感受郑州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讲述

新农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村民 孙爱梅

去年4月,我突感不适,在家人陪护下到医院检查,但昂贵的治疗费让我觉得绝望。后来,在亲朋好友合力支持下,终于成功医治。出院时,当领到那么多新农合补偿金时,我真是激动不已,这可是新农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近几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大病补偿,农民生病住院的报销比例越来越高,真正帮我们农民解决了看病贵大难题。

新农合是真正帮助我们农民的好政策。虽然现在新农合涨到120元了,但政府配套资金也相应提高了,而且报销比例高。我从2011年得了冠心病,前前后后住院治疗共花了36万多元,但得到补偿金21万多元,新农合真是好啊!

讲述

村里医疗条件越来越好

村医 王瑞平

5年前,我的卫生室不到10平方米,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共用一间房。新农合开始后,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重新建设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相互独立的新诊所,药房里摆的药品比以前多好多。

政府还为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在家直接就可以通过网络为就诊患者补偿,让老百姓彻底享受到了新农合带来的方便。

以前老百姓常说“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现在好了,农民只要每年交参保资金,生病时,村、乡镇一级的卫生院门诊报销60%,村民们的参保积极性都很高,一些五保户、特困家庭也由村里帮他们纳入了新农合,跟以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随着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农民的健康意识显著增强了,农村一些陈规旧习也慢慢消失了。

讲述

农村贫困患儿不再揪心

干部 许继红

作为一名儿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新农合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方面的重要意义。

这5年,郑州出台了新农合惠及患儿的一系列政策。2011年起全面推行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2013年9月,在做好20种重大疾病的基础上,将小儿苯丙酮尿症等15个病种相关治疗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使新农合重大疾病增加至35种。同时,进一步优化了转诊转院程序,凡因同一疾病年度内多次转诊到统筹地区外同一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第二次及其以后住院前向所在县区农合办电话转诊,不再办理转诊证明,进一步方便了患者。

儿童参保不仅保障多、保障额度大、报销比例高,还非常便捷,让参合患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政府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新农合郑州经验领先全国

省卫计委农村卫生处调研员 戴能光

自2003年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我省新农合保障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受到参合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服务理念,凝心聚力,务实重做,创新突破,在开展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算、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切合实际、领先全省乃至全国的经验做法,为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待郑州市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实践,继续为我省新农合工作添砖加瓦,为医改工作擎旗引路,做好省会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数字看发展

2015年,全市参合农民达374.63万人,参合率99.47%,连续5年维持在98%以上,在全省居于前列。

筹资标准由2011年的230元提高至今年的518元(我市各区筹资标准均在国家规定标准上有所提升,其中金水区人均高达686元)。

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2011年的50%提高至今年的75%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11年的10万元提高至今年的20万元。新农合基本保障合并大病保险封顶线达50万元。

全市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20.04亿元,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参合农民1027.38万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16.13亿元。

网友看报道 点赞大发展

@Sunny:好事顶顶顶!希望政府把惠及广大妇幼健康的民生实事办好、办扎实。

@真真:很多癌症早期并无症状,但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把癌症消灭于萌芽阶段。为政府“两癌”筛查这一民生实事点赞。

@东东:希望在基层服务中,要落实好“两癌”筛查的宣传推广,对适龄妇女通知宣传到位。

@温暖一生:建议政府建立“两癌”妇女后期治疗救助机制,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标准,予以救助。

@小医生: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同样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建议将这两种疾病纳入“两癌”免费筛查范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