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世相百态
看不见的远方
新书架
成语·郑州
小小说
知味
lh63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成语·郑州

政出多门

李济通

政出多门,出自《左传·襄公三十年》:“陈,亡国也,不可与也,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太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于大国,能无亡乎?不过十年矣!”说这话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大夫子产(公孙侨)。

公元前543年(郑简公二十三年)6月,郑国大夫子产前往陈国(在今我省淮阳一带),参加有关两国结盟的会议,无果而归。回国以后,子产向郑简公及群臣汇报会议情况。他说,陈国是个将要灭亡的国家,我们不能与之结盟。原因是他们的国君陈哀公,积极囤积粮食,大肆修缮城郭,靠着这些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却不去安抚他们的百姓。尤其是他们的国君根基薄弱,势单力薄,而公子们个个奢侈,所立太子卑微软弱,加之朝中大夫们骄横傲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谁都不服谁,谁又管不了谁。在这种混乱复杂的情况下,位处大国之间的小小陈国,能不灭亡吗?看来不出十年,陈国不是亡国就是内乱了。

子产是位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名预言家,他洞察一切,往往看到问题的实质,所以出言往往一针见血,直中要害。不久,陈国发生内乱,到公元前478年,终被楚国所灭。

政出多门,又有“政令不一”之说。政令不一,也出自《左传》。在其《昭公二十三年》中,有“楚令尹死,其师熸,帅贱、多宠,政令不壹”的记载,就是“政令不一”的出处。只不过,这是春秋中期,也就是公元前519年,发生在吴、楚相争中的另一历史事件了。

政出多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意为政令分由多个部门发出,互相矛盾,不能统一。含有批评的味道,为贬义成语,多在评价历史或在对时政的批评中使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