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在编的社区委员
志愿者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掌上课堂实现党员学习零距离
家门口的企业“帮扶工”
惠济区部门联动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治理
巡防队服务精细化管理
五一公园周边旧貌换新颜
中原区严管企业污染物排放
zxc633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在编的社区委员
图为张爱花(中)在辅导居民学电脑

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张贝贝 文/图

走进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清华园社区,墙壁上悬挂着多幅社区爱心居民的照片,其中一位名叫张爱花的居民尤其吸引人的眼光。

眼前的张爱花朴实无华,也不善于言辞。张爱花毕业于郑州大学成人学院,2003年开始,在河南省经贸职业学院担任互联网网站开发教学。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还是大学教师的张爱花,毅然跟随一家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战斗。“在灾区50多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也某种程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我决心要多为社会付出一些,更多帮助急需得到帮助的人。”张爱花谈到她在灾区时的心灵感受。

那次救灾活动,医疗队从灾区接回了10名12~13岁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孩子,并安排他们到河南省鲁山县牛王庙中学读书,张爱花毅然跟随孩子们来到了鲁山县牛王庙中学,担任起了孩子们的生活老师。那时,张爱花自己的孩子也还很小,她将孩子托付给公公、婆婆,自己却去给10名灾区来的孩子当起了老师,同时也扮演起了母亲的角色。

在鲁山县牛王庙中学3年时间,张爱花悉心照料10名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张爱花和学校老师们的悉心呵护下,10名灾区孩子在河南愉快生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其中有4名学生顺利升入高中,两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他学生初中毕业后返乡,也都找到了各自的工作。直到现在,孩子们还经常结伴来看望他们的老师妈妈,向张爱花汇报各自取得的成就。

现在的张爱花又成了清华园社区的义务电脑辅导员,她不仅帮助社区维护、维修电脑设备,还义务办起了社区电脑培训班,帮助社区老年朋友熟悉、掌握电脑知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数字化生活时代。她还是社区居民的义务电脑维修师,不管谁家的电脑出了故障,只要一个电话,张爱花就毫不推辞地前往帮助解决问题。难怪社区的居民都夸她是清华园社区“不在编的社区委员”。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