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下第一墙”的历史诉说
一位残疾人的两次创业
创客风云
追寻徐霞客的新密足迹
一条排污线 解决众家难
税务干部帮3岁女孩找父母
中牟交警刑拘醉驾大货车司机
巩义将步入“智慧医疗”时代
一批高新项目将落地巩义
荥阳请来名医坐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下第一墙”的历史诉说
京城遗址
古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见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李豫州 蒋士勋 文/图

位于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村西北的京襄城遗址生态园作为荥阳文化主题公园之一,每逢周末便会吸引大批当地群众和郑州周边市民前往休闲游玩。在生态园的西南角有一段2700多年前的古城墙,南北横亘,如龙盘踞,这便是京城城址现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京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很大,郑桓公寄孥、郑武公东迁、共叔段在京修城,赋予了京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京城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扎下了根基。《左传》的开篇《郑伯克段于鄢》,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对京城城墙的记载。公元前743年,郑庄公把弟弟共叔段分封在京城,人称京城大叔(《史记·郑世家》:“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毛诗序》认为《诗经·郑风》里的《叔于田》《大叔于田》的“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将叔无狃,戒其伤汝”,都是赞美京城大叔共叔段在京城生活的民间歌谣。共叔段到京城不久就开始修理城郭,使城墙超于古时的法式制度,导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元前722年5月,郑庄公派兵包围京城,措手不及的京城大叔成了政治流亡分子。庄公把溺爱京城大叔的母亲流放,撂下一句狠话:“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就后悔说过的这句话,于是他们母子上演了一幕“掘地见母”的政治讽刺剧。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在京城设置京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京县并入荥阳。

京城古城址呈南北纵长方形,南北平均长1810米,东西平均宽1499.5米,周长6620.5米(不含护城河),面积272万平方米。京城遗址建筑早于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仍在使用。甲骨文中的“作邑”卜辞等文献资料都清楚表明古代城邑建造是一种政治行为,一是京城同样经过严格选址和规划,京城布局是九宫格式的,大街把城分成九份,每面有两个城门,东南城门没有发现,已知有七个城门。京城南面西面群山环峙,南面东面濒临古京水,有险要做屏障,有流动的水源,既可满足生活用水,又可作为安全防护的城壕;二是建造如此宽厚绵长的城墙、如此浩大的工程,全凭人力担土夯打,没有一定政治权力协调,在商周时期难以实现。京是商代的亳城之一,还有一种说法,高台上有瞭望哨的建筑物叫京。武丁的儿子子京被封在京地,其中有个甲骨文卜辞中说京氏曾经帮助京国建筑城墙,就是在京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大城。京是郑桓公寄孥之地,共叔段时扩修了城墙。

京城城墙规模之大,保存完好,夯层明晰、夯筑坚固,为我国早期建筑城址史上所罕见,是我国早期裸露于地表的城址“模本”,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城墙建筑等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京城城墙在规模上、技法上都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残墙中还可见当年施工留下的插钎洞眼,使得我们近距离观看到了春秋时期夯土版筑技术实物样板的辉煌。京襄城遗址生态园内那段古城墙,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育成教授1994年考察时,称京城城墙为“天下第一墙”,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