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辉 王治 文 丁友明 图)“早点捐献造血干细胞,好让孩子早日康复,了却我的心愿……”昨日上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52岁的成绍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0岁男孩儿带去了生的希望。
据了解,成绍丽是郑州铁路局郑州北建筑段的一名离退休职工。2004年3月19日,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成绍丽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4年7月15日,成绍丽接到通知自己配型成功的电话。相隔10年配型成功,成绍丽深知配型不易,当场答应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她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流程,捐献日期定在了2015年10月25日。
在成绍丽一心等待捐献的时候,患者医院传来消息,由于患者病情出现了问题,捐献暂时延期,具体时间再定。“这孩子太可怜了,放心吧,我这边时间随时都可以,捐献时间确定了就通知我,我一定积极配合。”成绍丽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过完2016年春节,成绍丽接到了捐献继续进行的通知,在加拿大看望女儿的她赶紧赶回来。通过再次体检后,成绍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间定在今年3月15日。因为患者反复发烧,捐献日期前后改了5次,最终定于昨日进行捐献。
据悉,成绍丽是全国第5584位、郑州市第206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且是河南省541位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