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都市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在校生作品入选国际顶级设计大赛 “小发明”带来大惊喜 本报记者 王 红 当你抱着一袋热乎乎、香喷喷的糖炒栗子,想吃却没地儿丢弃栗子壳儿的时候会不会很烦恼?为了解决这个生活中人们时常遇到的“小麻烦”,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汽车设计工作室在校生孙红阳、张秀华设计的双层食品袋从全球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了被誉为全球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设计大赛TOP100奖项。 获奖作品万中选优 德国IF设计大赛有多牛?据介绍,德国IF大赛是国际首屈一指的设计新秀奖项,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该奖项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每年定期举办,面向全球各高校的设计才俊征集创意作品,由国际设计界专家评审出最终获奖作品。 2014年,“IF”开始面向学生设置学生奖,最初只是概念奖,这两年逐渐向实用性扩展。本次孙红阳、张秀华两名同学合作完成的设计作品“Double Food Bag”,从全球1.1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TOP100奖项,并受邀于6月份前往德国汉堡市参加颁奖仪式。据辅导老师侯老师介绍:“学生设计的这个双层食品袋,用来盛放带壳、带核的食物都可以,使用方便,贴近生活,材质环保可分解,未来量产也没问题。” “小发明”改善的是生活 两名设计者中,山西姑娘孙红阳是大二学生,张秀华则是大三学生。谈起获奖作品设计初衷,孙红阳笑了:“我平时就是爱美食的一枚‘吃货’,平时吃栗子、瓜子、花生这类带壳的食物,总是得先找垃圾袋,觉得很不方便。因为自己学的专业也恰好是设计,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的一个观念就是,设计本质就是方便、实用,所以我就想做个让人用起来很方便的食品袋。”张秀华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设计意向,两人去年整个冬天都在反复琢磨这个。最终,灵感被我国传统的折扇“点亮”。 一个小小的双层纸袋,为啥就能拿大奖?侯老师给出答案,完成作品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设计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问题,并用实际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上会存在误区,认为“炫酷”才能拿奖,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一流的设计大师,最看重的是你的设计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只有考虑全面,设计完善,各个细节都做到了,才会让使用者满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