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拜祖大典有感
砚台寺
宏村风景 (油画) 赵智博
梅花引
问乡驿
铤而走险
孟浩然诗 傅劲松 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铤而走险

李济通

铤而走险,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这个成语的产生,实为郑国被晋国所逼的结果,且与一封信有关。

公元前610年,晋国在扈地大会诸侯,准备与宋国讲和。郑国国君郑穆公赴会。然而晋灵公却因郑曾向楚示好,怀疑其对晋不忠,而拒见郑穆公。这在对外交往中,是件十分难堪的事,所以郑国派人送信给晋国正卿赵宣子,进行诘问和解释。信中说:我们国君在位三年,就与蔡侯(蔡国的国君)商议,共同侍奉贵国君主。当时因侯宣多作乱,未能成行。在平定了侯宣多后,即前往拜访。后来,又多次派遣使臣前来朝拜。去年正月,敝国大夫烛之武也曾带领太子夷走访贵国。八月份,我们国君再访贵国。再说邻近楚国的陈、蔡二国,之所以对晋没有二心,那也是我们做工作的缘故。为什么我们如此忠心,却得不到你们的谅解呢?过去,我们国君就拜见过贵国先君晋襄公,两次朝见晋灵公,太子、大臣又多次到绛城造访。作为一个小国,郑国对于晋国,可以说仁至义尽,忠心耿耿,然而你们却仍不满意,这是不是太过分了?难道说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吗(原话“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后引申为成语“无以复加”)?古人说,畏首畏尾(此亦为成语),身上剩下的不多了。又说鹿在死前,是不会发出好听的鸣声的。小国侍奉大国,大国应以德相待,和人一样。若不以德相待,那就和鹿一样,只有铤而走险,这在危难时刻,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信最后说,你们的命令反复无常,郑国就要大难当头了,我们只好派出全部士兵,等候你们的到来。何去何从,听凭你们的安排!

这封信,可以说柔中带刚,有礼有节。既表明了郑国的诚意,也显示了郑国不畏强暴的决心,因此震撼了晋国朝野。晋灵公自感理亏,便派大臣巩朔赴郑道歉,表示重归于好,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