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菁菁校园
校园鸟瞰

砥砺奋进奏华章 凝心聚力谋新篇

《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函》(教发函〔2016〕75号)中明确,同意在中州大学基础上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这是郑州市高等教育乃至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既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带来了新机遇,又为省会郑州乃至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将于2016年5月16日正式挂牌并启用新校名。藉此良机,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政府、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必然结果,是几代中大人共同奋斗拼搏、锲而不舍的必然结果。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0年的中州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为学校题写校名。

36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尤其从2013年以来,学校以“一·五五工程”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学校已成为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声誉良好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

如今,学校用地面积1255.1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8.2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多元,在校学生1188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介质图书140.65万册,中外文期刊1312种,电子图书122万种,电子期刊6532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个中外文数据库。

学校现有教职工943人,专任教师77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54%;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9%;“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04%。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20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7人,省、市级教学名师6人,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9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一大批享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在学校长期任教。学校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2016年拟招生的本、专科专业达58个。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等)20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

学校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场所207个,总面积19.33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设有各类工程(技术)实训中心22个。其中与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电银通金融电子有限公司、河南豫美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的校内工程(技术)实训中心12个。学校建有317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毕业生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校建有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郑州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郑州安全检测中心;拥有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土木工程评价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14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先后与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韩国拿撒勒大学、日本筑波技术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开展为企业、为社会服务活动,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与郑州友发铁路养路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科技攻关、研发新产品53种,革新生产工艺和技术116项。如,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NZG-31IV型内燃式钢轨钻孔机”在铁路系统多家企业使用;“MSQ-3脱硫催化剂技术”在国内24家化工企业应用;“双偏心半球阀阀芯研磨机理及工艺”“微型自动温度多段测量记录器”“高纯熊果酸提取和抗肿瘤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基于改进局部均值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等多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创新型人才问题研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河南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设在校内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年均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1万余人。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校的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入研究省情、市情和校情,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发展,以服务河南省和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积极服务郑州建设国际商都为引领,以加快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即围绕“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战略目标;促进学校由“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综合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两个转型;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创新创业”三个跃升;确保“师资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水平显著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增强。

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必有新发展,在新征程上必有新辉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祝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中原大地这块沃土上凤凰涅槃、化茧成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教育部函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诚聘英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坐落于河南省会郑州,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郑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66人,校园占地面积近1255.13亩,学校开设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20个,2016年拟招本、专科专业58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943人,专任教师77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331人,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557人。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20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7人,省、市级教学名师6人,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9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一大批享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在学校长期任教。

为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将学校建成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热诚欢迎有志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人才前来我校工作。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徽标设计征集启事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郑州工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80年的中州大学。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36年的快速发展,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现已成为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和58个招生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为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需要,凝聚全校师生智慧和力量,现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徽标设计方案,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征集作品要求

1.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徽标设计要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具有象征和隐喻功能,能够反映学校的历史发展、教育方法等内容,适当融入国际化理念,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表现力。

2.徽标设计效果要求庄重大方,结构简洁,色彩明快,特色鲜明,标识突出,图案文字符号等组合协调统一,便于记忆。

3.徽标设计要配以设计文字说明。

4.作品中的徽标LOGO与标准字设计以电子稿形式提交,图稿提供源文件格式和JPG格式文件。

二、投稿注意事项

1.要求A4纸张,提交作品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2.投稿作品电子版发送指定邮箱xcb@zhzhu.edu.cn。

3.邮件标题前须标注“徽标设计征稿”字样,稿件结尾须注明作者信息以及联系方式。

4.获奖作品设计方案如被采用,作者应根据征稿要求完成最终设计。

5.凡入选获奖作品,其知识产权归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所有。

6.被征集的作品均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由作者本人承担后果。

7.征集截止时间:2016年4月30日。

8.本次征集活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三、作品奖励

徽标设计作品被采用,除颁发荣誉证书外,给予10000元奖励。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学术领军人才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中原学者、省级特聘教授、省百人计划人选、海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二)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必须为博士(学历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成绩突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到50周岁)。

(三)教授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到50周岁)。

(四)博士研究生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且与硕士、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

上述人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开拓创新,善于合作;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能力或工程技术创新能力;身体健康。

二、相关待遇

(一)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进待遇

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实行一人一策,待遇面议。

(二)教授、博士引进待遇

1.住房补贴:紧缺专业教授且具有博士学历发放住房补贴100万元;紧缺专业教授发放住房补贴80万元;教授或博士(具有副高级职称)发放住房补贴60万元;紧缺专业博士发放住房补贴40万元;博士发放住房补贴30万元。住房补贴按照比例逐年领取,第一年可以领取30%,以后每年领取10%。在校外购买住房的,持购房协议或合同,可一次领取50%的住房补贴。

2.房租补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每月发放2000元房租补贴,发放期为2年。

3.月津贴补助:正高级职称及博士研究生且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月津贴补助1200元,博士研究生月津贴补助800元。

4.科研启动经费:以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形式资助。入校1年内以我校名义主持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给予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入校3年内以我校为主持单位,主持立项国家级课题除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外,学校额外奖励20万元。

5.来校工作的博士研究生,拥有中级职称者享受校内副教授待遇,副高级职称者享受校内教授待遇,高聘待遇期限不超过5年。

6.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视校内岗位需求情况,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不需要安排配偶工作的增加住房补贴5万元。

注:以上所有待遇均为税前。

三、招聘计划

序号 专业(方向) 职称、学历、学位要求 是否紧缺专业 名额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方向) 博士研究生 是 2 2 车辆工程 博士研究生 是 2 3 电力系统 博士研究生 是 2 4 结构工程 教授或博士研究生 是 3 5 项目管理 教授或博士研究生 是 1 6 食品科学 教授或博士研究生 是 2 7 食品科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 博士研究生 是 1 8 发酵工程 博士研究生 是 1 9 有机化学 博士研究生 是 1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研究生 是 1 1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研究生 是 1 12 物理电子学或电路与系统 教授或博士 是 2 13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教授或博士 是 1 14 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方向) 博士研究生 是 2 15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博士研究生 是 2 16 电子商务 博士研究生 2 17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研究生 1 18 新闻传播学 教授(广告、电视节目制作) 2 19 广告学 博士研究生 1 20 主持与播音 博士研究生 1 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22 法学 教授(硕士及其以上学历)或博士 1 23 会计学、财务管理 教授(硕士及其以上学历) 2 24 会计学、财务管理 博士研究生 1 25 设计学 教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与制作) 3 26 数学 博士 1 27 物理学 博士 1

总计:41人

四、报名方式

应聘者可通过邮寄、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将个人简历发送到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人事处,电子邮箱:zzdxrczp@126.com。

★温馨提示★

1.个人简历中要详细写明个人学习经历,并在附件内附上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的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等扫描件或复印件。

2.由于应聘简历较多,请投送电子简历的应聘者务必在邮件主题和附件标题加注“姓名+专业+学历+职称+毕业学校+应聘岗位”等信息,如:“王名+机械电子工程+博士+教授+清华大学+应聘机械电子工程教师”。

五、联系方式

来校考察路线:郑州市火车站乘95路到文化路英才街站下车。

通讯地址: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人事处(明德楼A座614房间),邮编 450044。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371-68229993,电子邮箱:zzdxrczp@126.com。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