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一声箫笛
郑州地理
新书架
成语·郑州
随笔
散文
lh6474
lh647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成语·郑州

首当其冲

李济通

首当其冲,原作“郑当其冲”。出自《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

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发生两件轰动朝野的大事:一是因大夫驷偃死引发的郑、晋外交事件;一是特大洪水,出现的龙斗奇观。两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备受郑国上下与各诸侯国的关注。

驷偃字子游,郑国资深大夫。他娶晋大夫妹妹为妻,生下儿子丝。不久驷亡,因其子丝幼小,其父兄就立驷乞(字子瑕,驷偃的叔父)为接班人。子产讨厌乞的为人,认为此举不合常礼,就没同意,但也没有制止。后丝将此事告诉他的晋国舅父,这位大夫旋即派人赴郑,诘问驷乞接班事宜。晋国是个大国,又是诸侯盟主,驷家害怕,驷乞欲外逃,但被子产拦住了。子产不待大夫们同意,便对晋国客人说,上天不庇佑郑国,使国君失去几位大臣。如今先大夫驷偃也故去了。而他的儿子太小,他的父兄怕后继无人,就立了驷乞为继承人。国君和我却认为,这不符合情理,但又不知如何办才好。有民谚讲“无过乱门”。有人作乱尚且害怕,那么天下大乱该怎么办呢?如今贵国大夫想知道驷乞接班内情,连我们国君都不知道,其他人谁又能知道呢?在平丘会盟后,国君常告诫我们,要遵守盟约,不要失职。如果郑国有几位大臣去世,由贵国大夫继承其位,这不是把郑国作为晋国的边邑之地吗?这是任何国家无法接受的!一席话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在辞退了晋大夫所送的财礼后,晋国客人就不再过问这件事了。

再说龙斗。《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焉?子产弗许。”大意是说,这年郑国发生水灾,有龙在都城南门外争斗,有人请求举行祭祀活动,但子产没有允许。他解释说,我们人与人之间争斗,龙看不见;为啥要前往祭祀,将它们赶走呢?再说,我们对龙没有要求,而龙对我们也没啥要求啊!子产最终制止了这次祭祀活动。

史学家班固引用这两个事例,并对之加以评价。他说作为诸侯小国,郑国位在晋、楚、吴三强之间,首当其冲,如果不慎重,随时有灭亡的危险。但当时,因为子产主政,他对内为民谋利,对外善于交往,与三国友好,所以没有亡国之虞,这都是子产以才以德应变的结果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