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趣味民俗迎“立夏”
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挺多
身份证可以“自己做”
独居老人不出小区
就能享受养老院待遇
老牌制造企业牵手
互联网尝“甜头”
今日9时42分“立夏”
我军战舰起航 即将南海“点兵”
云南个旧连发四级以上地震
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破坏
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挺多

萝卜招聘

绕道进人

内部照顾

交叉安排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中央巡视组、各地的地方巡视组已披露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在一些单位,通过“萝卜招聘”、绕道进人、内部照顾、交叉安排等方式,“近亲繁殖”现象多有出现。

新华社发

近亲属安排在收入较高岗位

专家表示,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违反有关规定,招聘或者安排近亲属到所属单位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近亲繁殖”现象并非个案,也由来已久。去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31家单位中,就有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气象局、中国人寿、农发行等6家单位涉及“近亲繁殖”问题。在去年中央巡视组前两轮专项巡视中,中国邮政、中石油、中海油3家单位也被通报存在“近亲繁殖”情况。

江西、海南、福建等地区的地方巡视组也发现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近亲繁殖”问题,如“少数领导干部违规安排子女和亲属到本系统收入较高的岗位工作”等。

“近亲繁殖”三大手段

近年来,一些单位“近亲繁殖”手段不断翻新,越来越隐蔽。

——“萝卜招聘”、量身定制。“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这份被网友戏称为“个人简历”的招聘文件,就曾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的公开招聘启事。

广西人社厅前新闻发言人指出,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为“萝卜招聘”留下了空间,“广西某市招聘一个人,不仅限定专业,而且还要求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硕士,这个条件一卡,就剩某局长的女儿一个人符合。我们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列出“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特定的大学毕业等与招聘职位无关的条件,其实就是以招聘为幌子,给某些人提供方便。

——履历造假、绕道进人。2013年湖南江永县个别领导干部子女亲属“绕道进人”事件非常典型。据调查,7名违规进入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子女中,存在履历造假行为。比如当事人刘某,其父亲为原江永县副县长。2012年刘某进入江永县人社局,从事工伤救助管理岗位。

调查组翻阅其档案发现,调来之前其在新田县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上班,档案中聘用合同、履历、年度考核等全套正规的档案材料一应俱全。然而,调查组却不能查到其在原单位的事业编制入编手续,甚至原单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内部照顾、违规招聘。2014年,广东惠州市金属回收公司废旧机动车辆拆解中心被曝光招聘时“大量安插领导亲属”。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单位领导违规进人的手段更加隐蔽,现在更多的是采取交叉安排的方式进行。例如,两边子女的父母都是企业领导,大家相互通过“萝卜招聘”方式帮助对方子女进企业,甚至相互帮助职务晋升。

加强招聘全流程监督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虽都有一些领导干部回避制度,但一些企事业单位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这些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对违规者没有作出严肃处理,使制度缺乏有效的震慑力。

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大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招聘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不仅对其亲属进行处理,而且也要对涉事干部严肃问责。

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