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2.4万人脱贫
养鸡能手陈小玲
中牟西街村
举行农民工运动会
13万人逛嵩山
巩义游客人数
同比增长7.6%
三大合作构建登封发展新格局
新郑未成年人
心理教育矫治基地揭牌
中牟县政务服务中心
组织“让您少跑路”活动
巩义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荥阳开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策并举 确保效果
荥阳2.4万人脱贫
荥阳南部山区贫困村发展谷子种植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任学军 蒋士勋 文/图)经过多年努力,荥阳成功脱贫2.4万人。目前,还有851户2865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日前荥阳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攻坚会议上,荥阳有关乡镇和委局负责人纷纷递交“军令状”,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坚持精准识别,帮助这些贫困人口提前一年脱贫并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荥阳市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小康的实施意见》,根据文件精神,涉及乡镇和委局摸索出“四看”问诊法:一看房、二看劳动力强不强、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有没有病人卧在床。连日来,由各乡镇、挂钩部门、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等熟悉情况的人员组成工作队,按照“底数要清、人头要熟”要求,重新对贫困人口逐村逐户排查,将发展最薄弱、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薄弱村和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低收入人口排找出来。同时,对细分为“十类”的贫困人口,每家每户查清“贫”根、摸清“困”源、找准“病原”,为精准帮扶打好基础。

通过直接走访、经常拜访,进一步了解了薄弱村和贫困人口情况,并按照贫困村所处地理位置和贫困人口实际状况,因村制宜,因家制宜,一村一品,一家一策,通过扶贫搬迁、科技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就业扶贫、扶贫互助金和区域特色经济项目等,走出了一条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发展产业和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并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合力推进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十二五”期间,荥阳完成2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完成扶贫搬迁4498户、15638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5个、科技产业化项目47个、贷款贴息项目3个、到户增收项目3个,完成“雨露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6313余人。尤其是2015年,投入财政资金6277.5万元,在刘河镇、崔庙镇、环翠峪管委等实施易地搬迁,完成1695套扶贫搬迁住宅房建设任务;投资720万元在高村乡邙山村、乔楼镇张王庄村、崔庙镇的界沟村等6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投资782.5万元,实施以打井、修路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20个;投资1000万元在索河办槐树洼村实施区域特色经济项目一个;投资74.5万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任务2047人。投资330万元完成科技产业化项目12个,在12个科技产业化项目中特别是谷子种植项目,在刘河镇的四个贫困村以及崔庙镇的五个贫困村扶持发展谷子4000亩,涉及农户1155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50户,谷子总产量达120万公斤,产值达144万元,在去年粮食价格下调的情况下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