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的心愿 我来实现
“望闻问切”给楼院“排排毒”
清理屋顶垃圾 杜绝扬尘隐患
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农业路高架桥下将设
16座中央岛式BRT站台
经开区
青少年科技馆月底开馆
用心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狗狗历险记
乒乓球大众公开赛下周开赛
下周五到郑州会展中心
品品茶逛珠宝玉石展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心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用心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赵文静 通讯员 鲍 毅

“阿姨,我现在能挣钱给爸妈花了。”昨日,管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科长孙永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写信的人叫晓涛。

故事还得从3年前说起,被判处缓刑的晓涛回到家乡,用在观护企业学到的技术找到了一份汽修工作。现在的他自立自信,和父母关系融洽,开始了新的生活。

整合资源搭建社会化帮教体系,帮助失足未成年人“无障碍”回归社会。截至目前,管城区检察院已在13家企业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已有30名失足未成年人接受观护,其中11人与企业签订合同成为正式员工。与观护企业合作帮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仅仅是管城未检科工作创新的一部分。近年来,管城未检干警将观护帮扶融入办案流程,创造出了多项管城特色。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因家庭、社会引起的心理问题造成的,管城区检察院将心理学技术与办案流程相融合,打造出集教育、挽救、救助功能一体的未检办案新模式。管城区检察院在河南省范围内首家建立了标准化心理疏导室和未成年人讯问室。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灯3+2”办案模式,即在未检办案第一时间、审查起诉、审查终结三个环节分别贯穿两项专业心理学措施,将心理测量、心理初诊、心理疏导等心理学技术融入询问、审查等办案流程,变办案过程为心理疏导和矫治的过程。目前,“心灯3+2”办案模式已涵盖所有涉案未成年人,帮助20多个家庭修复亲子关系,38名失足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得以成功矫治。“心灯3+2”办案模式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创新事例”。

实行“受侵害未成年人先行救助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救助受侵害未成年人。今年,管城区检察院与辖区11家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受侵害未成年人先行救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信息通报共享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经济救助等方面的职责,以各方合力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全面、及时、有效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