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为交警
戴上花环
古庙会上新风劲
巩义启动乡村游
中牟组织重大项目建设观摩讲评会
新郑为现代农业发展“减负”
尖山三措施助力精准扶贫
动态称重检测系统亮相
“一站式”办税功能区便民
《溱洧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农家乐开到贫困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田间地头“淘”真金
新郑为现代农业发展“减负”

本报讯(记者 高凯)“五一”小长假期间,位于新郑的好想你红枣博览园累计迎来近万名游客,游客主要参与认购田蔬菜种植、生态木屋游玩等活动,人均消费100元~1000元不等;位于新郑龙湖镇的西泰山村推出住农家、吃农家饭、体验旧年代生活等活动,游客人均消费200~700元不等……昨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今年“五一”小长假,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正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凸显经济效益。

新郑市现代农业发展当下正是绝佳的机遇期,当地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本身就是现代农业开发的最好“试验田”。新郑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新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侧重“活”“松”两字,也就是要为现代农业发展“减负”,使其快速增效。

“活”怎么做?往灵活、往创新上做。今年,该市将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来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谋划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做好航拍等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辖区观音寺镇、新村镇全镇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为辖区铺开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打好基础;将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来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保值、增值,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并提升农民身价。

灵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年计划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0家,农民合作社20家,同时支持合作社开展农社、农超、农校对接,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培训等工作。

创新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新郑市将引导规模化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化发展,使辖区形成“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以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食品认证力度,全年计划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农业品牌3个。

激活现代休闲农业。今年,在完成2015年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培育提升1个休闲农业特色村的基础上,做好2016枣乡风情游的工作,打造1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创建2家星级示范企业。

至关重要是还有一个“松”字。今年,当地将重点加快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找钱”,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构建新郑农业金融服务大平台;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并建立市、重点乡(镇)村、重点产业农业担保联络员队伍,做好农业担保、产业基金、农业保险工作等,让金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助推器”。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当地还将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种植技艺,让农民继续当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人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