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部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我市西北部明年将再添高速出入口
我市首批高龄津贴
上半年将发放到位
樱桃红了
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硕果累累
我省“十三五”期间计划
引进“洋专家”3万人次
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市领导会见新西兰
中国友好协会客人
深化“一村(格)一警”
构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红十字博爱周
系列活动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化“一村(格)一警”
构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深化“一村(格)一警”

构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昨日,全省公安机关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会议在新郑召开,省市领导许甘露、黄保卫、沈庆怀等参加会议。

在2016年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上,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明确提出,要以大力实施“一村(格)一警”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城乡、适应城市和农村两类地区治安实际的网格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昨日的会议上,许甘露说,现在很多外来人口流向农村,民警必须要落实“实有人”的身份,就是要落实真正居住的人的身份,这样才能保护好抵御侵害能力相对较低的留守人员安全;农村没有交警,需要“一村一警”去渗透,保护当地百姓的安全。他表示,新招录的辅警对“一村(格)一警”开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高学历的大学生,为了让他们更有斗志,更有归属感,将会把一定的招警比例往他们身上倾斜,给优秀的辅警提供成为正式民警的机会。

据了解,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以包村民警为补充的“一村(格)一警”警务模式,在全省科学制定警务室的整体建设规划,城市一个社区或3000~6000人建1个警务室,农村5~8个行政村建设1个警务室或每个派出所2~3个警务室。

新郑市为了弥补警力不足的问题,公开招录补充了210名警务辅助人员,全部安排到193个警务工作站,民警和辅警一起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一季度,新郑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51起,刑事发案环比下降21.6%,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帮助8000多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