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合力共建世界象棋文化之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拱手以礼相见 对坐棋盘争雄
象棋教育进校园
引来嘉宾声声赞
穿越时光隧道
品读象棋文化
象棋大师“以一当十”
楚河汉界“鏖战群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棋会友输赢皆英雄 切磋棋艺宾朋尽欢颜
象棋大师“以一当十”
楚河汉界“鏖战群雄”
小卒对决象棋大师以棋会友切磋棋艺
小将上阵
全力应战
盲棋对决
苦思冥想

象棋大师“以一当十”

楚河汉界“鏖战群雄”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文 唐强 李焱 图)昨日下午,第十九届亚洲象棋锦标赛暨第二届亚洲象棋嘉年华启动仪式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象棋大师车轮战表演在荥阳象棋公园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象棋大师与广大棋友对决,切磋棋艺,以棋会友。

家门口乐享象棋盛宴

凉风清爽,景色宜人,开放式的象棋公园是游人游玩的好去处。象棋大师车轮战表演这场荥阳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参加启动仪式的海内外宾朋也当起观众,亲身感受荥阳浓郁的象棋文化氛围。

此次象棋大师车轮战表演分为象棋真人秀展示和大师对垒表演。活动现场,象棋真人秀表演格外引人注目,32名身着古装的“棋子”,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在巨大的石雕象棋上缓缓游步,长衫、礼帽,古装戏的情节等贯穿其中,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周围居民也携家带口,在广场上看热闹。“看着真热闹,这下象棋还玩出了新花样。”一位棋迷追着撒欢的孩子,还不时和同伴聊着。

“平时都是在村里和老伙计下棋,荥阳请了大师来,俺要好好学习学习。”在活动现场,来自荥阳市广武镇的高程山老人高兴地说。64岁的高程山老人,有股倔强劲,下棋不服输,他参加的是大师车轮对决,要和象棋大师较较劲,边聊天,边下棋,显得十分轻松。

小卒对决象棋大师

象棋大师车轮征战表演,实际上是一场实战。在活动现场,柳大华、党斐、徐天红、郑一泓、郑惟桐、赵鑫鑫、王兴业、许银川等八位象棋大师摆起象棋阵,以1人对10人、对20人等不同规模的对决形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车轮大战。

“这阵势,没见过,一个人对十几人下棋,厉害。”围观的群众看到如此场面,发出啧啧赞叹。围观的群众看的是热闹,真正的棋迷看的是门道,许多棋友默不作声,在旁边观看大师走的每一步棋,分析棋步之道。虽然是对决,象棋大师们并不计较围观棋友为对手出谋划策。“一人下棋,众人围观。”在现场,这样的场面蔚为壮观,不管哪个对决赛,都有许多围观的棋友研判棋艺,为棋友支招。

在现场,一场象棋大师的盲棋对决格外引人关注。柳大华、党斐师徒二人,以1对5人的盲棋赛的形式进行实战。他们一人担当走棋决策,一人作为助手行棋。不看棋盘,全靠默记棋步,再作出走棋决策,让人叹为观止。与盲棋大师对决的5人中,有棋界高手,也有民间爱好者。76岁的车玉亭老人是一位来自荥阳市广武镇的棋友,他就是冲着和大师交手学艺而来。“我从小开始下棋,76岁了还能和大师交手,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车玉亭老人高兴地说。老人性格倔强,不服输,现场走棋步步惊心,半天走不了一步棋,让大师不停地催促。旁边围观的热心棋友出谋划策,也不断给他以提醒。“赢这局棋比较难,人家毕竟是大师,走棋就是缜密。”车玉亭老人说。

以棋会友切磋棋艺

车轮征战与大师交手,输赢并不重要,重在参与。53岁的张会平专门从洛阳赶来,参加与象棋大师的对决赛。张会平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孟津象棋协会来了4位选手,平时都是在本地小有名气。“与大师交手,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张会平在与象棋大师陈幸琳的对决中,参加的是1人对10人的比赛,开棋不到半个小时以和棋结束。谈到和陈幸琳大师下棋的感受他说:“陈老师下棋反应快,技术全面,真是领教了。”对于和棋,张会平还有个原因,他称自己想尽早结束,多看看大师下棋多学学棋艺。

在车轮对决赛中,年龄最大的近80岁,最小的仅11岁。对决现场,来自金水区文化路一小的11岁小朋友杨程树成为这场对决赛中年龄最小的,他时而认真思索,时而果断行棋,引得围观的棋迷竖起大拇指。杨程树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喜欢下棋,这次也是听到棋友说这里有比赛,就报了名。比赛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这样与大师交锋的经历,练练胆!”

以棋会友,切磋技艺,成为到场棋迷最大的收获。他们认真地观看象棋大师的走棋技巧,和棋友互相交流,从中提高棋艺。同时,通过这样的象棋大师车轮表演赛,还感受到象棋之都浓郁的象棋文化氛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