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区依托特色商业助推国际商都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服务引领 创新驱动 统筹发展
中原区依托特色商业助推国际商都建设
昆仑·望岳艺术馆
▲郑州晚报学府教育广场
▲ 郑州晚报学府教育广场内智能教育专区展示的无人机
中原万达广场
中原区互联网产业园入驻企业产品展示
中原区互联网产业园办公楼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刘丁宁 张 黎 文/图

4月18日,省政府通报2015年全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考核晋级结果,中原区特色商业区继2014年被授予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荣誉称号后,2015年再次荣膺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荣誉称号,全省仅评出的三个河南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中原区是郑州市唯一一个。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中原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歌猛进,特色商业区发展由政府引导,到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当前,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形势下逆市上扬, 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中原区特色商业区都有哪些特色?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有哪些好的做法?日前,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商业蜕变 老城区活力迸发

中原区,是座深深镌刻着工业文明烙印的老城区,这个老工业基地,曾是郑州发展的骄傲和缩影。随着郑州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商都建设战略的提出,新形势、新常态下,中原区围绕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目标定位,苦练内功、转型升级,以超前的眼光谋划特色商业区发展,实现华丽转身、精彩蝶变。

七年前,一项全国各大城市第一高楼排名中,位于中原区的裕达国贸以49层,222.1米的高度位列省会郑州之最。若说,以高度排位中原区曾经一鸣惊人的话,今天中原区特色商业的遍地开花,规模和品质的天翻地覆提升又成为一面新旗帜。

有全国商业王牌之称的王府井百货布局中原;“一个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的中原万达以空前的热度点燃西区商圈;郑州首个中国地铁商业综合体重点示范项目郑州大摩西元国际广场的开业,也为中原区商业带来全新的理念。不管是走在中原万达的金街上,还是穿梭于锦艺城各个商业区,你都会发现与世界潮流同步的时尚和流行。新气象、新业态、新经济,使曾经让人觉得老气横秋的西区,又焕发青春和活力。

发展理念的转变,为中原区经济注入新活力。中原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商业街区。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后来居上,胜人一筹。中原区通过创新服务方式,颠覆传统观念,细挖本土资源,深耕产业支撑,奋力破解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等发展难题。依托中原区深厚的产业文化积淀、中原路核心轴线的辐射带动,把特色商业区发展与原有产业相结合,与城市改造相结合,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相结合,努力营造“当前有突破、后续有动力”的发展格局。构建了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以创意园区为平台,以“现代商贸、商务科技”为支撑,以“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亮点的“2+2+2”现代服务业体系。

产业集聚 促业态强势升级

商业分散,品牌效应不强,曾经是中原区商业发展的短板。针对辖区老旧厂矿多,商业氛围不够浓厚的现状,中原区紧紧抓住旧城改造的契机,加大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力度。连续三年把老城区改造作为该区“三大战场”之一,重点推进。大力度推进都市村庄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通过旧城改造为商业发展提供土地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升级。

中原区2015年成立了郑州中原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及党工委。特色商业区管委会紧扣全区产业规划,围绕“有序推动旧城改造,加快产业集聚、业态升级”发展核心,打造郑州西部商业商贸中心,工业文化特色的都市休闲区、现代都市文化创意区,将园区的发展思路定位为:“抓住一个中心(都市创新创意产业)、搭建两个平台(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强化三个支撑(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暨科技产业孵化器)。”

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商业街区,中原区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明确了中原特色商业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确立了以楼宇经济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重点通过挖掘现有资源,凸显项目特色。业态布局为“五区五街”,总体形成“综合商贸区、文化创意游览区、商务创智区、现代商住区和品质生活区”五区联动,“特色商品街、商业步行街、时尚精品街、餐饮美食街、教育培训街”五街呼应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制定“以商招商、培内育商”的发展思路,着重扶持壮大本土创新、创意、高附加值企业,按“一楼一主业”规划目标形成以楼宇总部经济为引导的产业格局。通过区域内城市改造项目强力推动,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发展空间。

资源挖潜 培育商业新特色

为增强园区的竞争力,促进园区持续发展,中原特色商业区管委会深挖资源优势,就地取材,精耕细作。抓住工业历史遗存、自然街区风貌、新兴商圈等优势,招商育商,发挥管委会职能作用,俯身搞好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园区,跟踪服务促进企业早开业早见效。企业在园区内能扎根成长。

中原区有二砂、郑煤机、电缆厂等众多老工业区,工业历史遗存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也是发展特色商业街最接地气的优势资源。中原区因地制宜,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与郑州市国资委、郑州国创集团积极对接,达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开发思路,以二砂闲置老厂房为依托,启动融合了工业遗址保护、工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计划上马“1953”大房子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目前,该园区城市设计、整体项目策划及业态规划工作完毕,已开始建设项目推广中心。同时,还依托郑州电缆厂老厂区,加强原址保护,挖掘老工业遗存资源,投资改造成昆仑·望岳艺术馆,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建设老郑州人的精神家园。

多年来,中原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更注重培育本土企业,让接地气的本土企业茁壮成长。橙石创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诞生并扎根于中原区本土的互联网高科技创新企业。该企业目前已拥有全省首家自主品牌的“小哇手机”“嗨聊”软件等多个“互联网+”品牌。在中原特色商业区管委会的积极推动下,以橙石创科为载体筹建的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已经挂牌运营。

为了让企业更安心、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原区特色商业区管委会还设立了“一站式”行政审批办理中心,为企业的进驻、审批提供一站式服务;已建立了技术交易中心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既能使企业持续发展,也为园区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为了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服务,管委会后续将提供法律咨询、投融资咨询等服务,现已畅通了杉杉基金、橙石天使基金、郑州银行、民生银行等投融资渠道。目前,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已与百余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预计2016年底可入驻小微企业500家以上。

中原特色商业区为了能持续激发园区产业经济发展活力,在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服务企业上市、电子商务、税收优惠、团队(人才)招引等方面推出一揽子优惠政策,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将通过与互联网创意产业园、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进行多方位互通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平台的同时,为园区发展引进储备人才,为园区发展积蓄能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引智借脑” 增强发展源动力

5月9日,市政府召开“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2015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表彰会,表彰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和他带领的团队榜上有名,他和他带领的团队并获得了市政府1000万元的奖励。记者了解到,张铁岗院士所带领的团队——河南景惠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入驻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的企业。该企业依托组建的一流的专家团队从事“互联网+矿山”项目的研发。

特色商业区,“特色”源于不断的创新,离不开高层次人才。中原区建设中原特色商业园区之初,就把“引智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充分利用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的好政策,引进一批全国顶尖的高新技术人才。实施“引智工程”后,2015年度“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中,涉及中原区有3名人才及团队入驻中原特色商业区,分别是:张铁岗带领的河南景惠科技有限公司创业领军团队、河南竟茨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桑国仁为创业紧缺人才、河南英曼科技有限公司的赵晓峰为创新领军人才。目前,中原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有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56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有1921人,院士工作站6个。中原区还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积极与高校资源对接等举措增强企业的内生力、续航力。目前,中原区已与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两所高校签订“大学生创业园”合作协议。并拟在中原区兴建“设计园区”,在把辖区内9家设计院所整合的同时,吸引国内知名研发设计企业入驻,为辖区内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储备。

“真、精、新”是中原特色商业区的灵魂。一系列的人才扶持政策,使每一位创业者都信心满怀扎根中原,用实力和智慧把“中原制造”变为”中原创造”,让“中原品牌”成“中原名牌”。

服务升级 筑巢引得凤凰来

“转变观念,主动服务,让企业入驻无后顾之忧”。中原特色商业区管委会打造服务型政府,主动深入企业,倾听企业需求,充分发挥管委会的职能作用,沟通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入驻企业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职工生活提供周到服务。

“我们公司一直在中原区,由于企业改革将南阳公司划到郑州公司,办公条件无法满足,是中原区政府积极协调,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据介绍,中原区不单为该公司协调了办公用房的问题,更让该企业职工十分感激的是,他们的子女就学、新增员工住房等问题均得到圆满解决。华北石油局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承担着繁重的全国各地建设任务,职工分散在各地项目现场,前方尽心工作,一旦后方子女就学等问题无法解决,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工作干劲。中原区充分发挥优势教育资源集中的特点,安排工作组主动服务,不仅留住了企业,还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中原区领导重视,多次调研,为我们协调场地,解决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郑州晚报学府教育广场总经理郑东晖介绍,当初把教育广场选在中原区看中的就是中原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更看中的是中原区良好的投资环境。郑州晚报学府教育广场是我国新闻媒体行业首家引入教育综合体的项目,也是我市第一个主题教育广场,是一个融入“互联网+”思维和“书香社区”概念的一站式教育培训平台。在中原区的大力支持下,租用12000平方米的场地,为教育机构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吸引了16家像新东方、陈中数理化、慧学酷玩(机器人领域)培训等大型教育机构入驻,也成为中原区特色商业区较具亮点的特色教育街区的核心项目。

中原特色商业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中原特色商业区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经常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深入走访调研,及时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让企业入驻无后顾之忧。为提高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该管委会还以全员素质提升为抓手,认真抓好学习,全面提升服务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深入了解产业升级转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挖掘、探索创新创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机遇。寻找符合发展规律、适应中原环境、满足群众(企业)需求的路径。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考察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大大提高了全员服务意识,打开了工作思路,形成了积极主动服务的工作氛围,也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带来的实惠。

逆市飘红 再接再厉创佳绩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中原区特色商业区运行一年来的,成就斐然。辖区高新技术企业神阳科技下属子公司郑州威尔克科技有限公司、鸿贝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于2015年9月份和12月份率先在新三板上市,实现了该区企业在新三板上市“零的突破”。

2015年,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原区特色商业区形势喜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1亿元,同比增长11%;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0%;税收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01%;入驻企业127家(规模或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36家)、个体工商户892家,共吸纳就业14208人,同比增长3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3.6%;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8.89亿元,同比增长45.3%。

“中原特色商业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保持清醒,认清差距,不断完善,再接再厉。”中原区委书记王万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中原特色商业区发展给予高度关注。4月28日上午,王万鹏先后深入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洛河路打通工程、昆仑·望岳项目和郑州晚报集团教育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对中原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保持清醒、认清差距,明确责任、准确定位,充分发挥特色街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保持清醒,坚持问题导向,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片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寻找差距,要围绕“一目标,三定位”,统筹谋划各项工作,“一目标”即通过数年的努力,达到“一楼一主业、一街一特色、一年一台阶”的发展目标,“三定位”是将中原特色商业街区定位为“吸引全市总部经济、创新企业、高端人才的新高地;全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助推剂;全区文化创意、楼宇经济、商贸流通、创新创业的示范带动区”。

二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创新驱动,做到坚持高起点、全覆盖规划引领,实现三规合一;坚持政企结合,市场运作,通过以商招商、以业招商、培内引外的方式,增强中原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潜力;坚持服务创业,站在企业发展和全区产业推进的角度,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要坚持创新带动,培育引导创新创业型企业参与楼宇经济、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发展建设;坚持统筹发展,2平方公里区域内实现一项政策、一个规划、一项推进机制,确保特色商业区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加快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加快推进中原区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