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携导盲犬 他们登上了长城
我市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启动
中州大道与郑新快速通道立交建成通车
“国字号”最美家庭背后故事多
本周晴或多云 周五或有阵雨
“洋快餐”深挖“社区经济”
迎“5·19”中国旅游日
省内多家景区免门票
郑州铁路局调图首日
各车站运行平稳
清洁母亲河 保护绿色家园
ghy655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字号”最美家庭背后故事多
王宽为留守儿童举办艺术培训班,图为培训结束后的汇报演出。
张明磊走进山区学校,给孩子们送去爱心物品。
拥军24年的刘永芳一家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月朋 文/图

昨日,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评选结果隆重揭晓,由郑州市妇联推荐的王金宽、张明磊、刘永芳家庭喜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其中,王金宽一家便是本报率先并持续报道,最终登上“感动中国人物”舞台的“王宽家”。

据了解,从2014年我国开始评选“最美家庭”活动以来,我市共有6个家庭获此殊荣。

让我们走近这3个全国“最美家庭”,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卖唱抚孤王宽家

王宽一家的故事,郑州人并不陌生。

就在今年2月14日,王宽一家登上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台。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台上,这一串感人至深的颁奖词似乎还萦绕在耳边,而时间又走过了近百天。这些天里,王宽家宴请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筹备义演、为渐冻人募集善款……他们的爱心一刻也没有停止。

这位患有冠心病、关节炎等疾病的老艺术家,和老伴一起,用16年的时间抚养着6名孤儿。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大爱无疆”。就如王宽老师经常说的那样:“世间还是好人多!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能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到温暖。”

电波里的爱从不停歇

在郑州深夜的电波里,总有一个深沉的男音回响着,这个声音,影响了不少的人。

他叫张明磊,家住郑州市千宁街3号院,这个六口之家可谓是“公益志愿服务之家”。张明磊以张明的名义任情感谈话节目《今夜不寂寞》节目主持人,20年主持晚间情感咨询节目,为听众排忧解难,电波内外直接挽救轻生者将近30人。张明磊一家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无偿献血、山区助学、爱心义卖、为盲人讲电影……他和爱人郭晓林发起爱心帮助结对活动,受益家庭将近100个。他们自己也和一个孤儿结成帮扶对子,资助这个7岁的孩子完成未来的学业。

在爱心募捐慈善公益演出现场,张明磊是台上的主持人,妻子是义务舞台监督,孩子是台下的小小宣传员。他们为丢失耳蜗的农村贫困儿童募集6万元购买耳蜗,找回有声的世界。为重症家庭善款募集善款将近40万元,照顾弱势孤残妇女儿童,小小志愿之家,传递世间大爱。

真情拥军已持续24年

在河南省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东大街后刘拐有一户17口人的大家庭——刘永芳一家,他们致富不忘党恩,连续24年真情拥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军之歌。

1978年以来,刘永芳全家开始经商,逐渐富裕起来之后,从1992年至今连续24年,每逢春节、“八一”节,他都带领全家人到新郑驻军慰问表演,送食物、家用电器等价值20多万元物品。

在他家的影响带动下,周围富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也自发加入拥军行列,给战士送去书籍、电脑等物品;给战士们拆洗被褥、理发等。

此外,刘永芳还在商业街挂上了“拥军摊位”的牌子,为军人军属减免衣服费用,累计给困难退伍战士送西装78套。

2000年“八一”前夕,刘永芳由于身体原因,将拥军接力棒交到儿子刘洋手中,并强撑着病体和儿子一起来到军营,举行了“拥军接力传递仪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