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好军嫂”荣登“中国好人榜”
城市管理夜间特勤分队
专项行动查处违规渣土车
四部门联手整治
保窗口地区畅通
高新区专项整治
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全省法院力争三年解决“执行难”
静脉产业园助推“美丽河南”建设
重点工地将安装视频
24小时监控扬尘治理
市重点工业企业
运营研修班开班
河南旅游推广
走进美国纽约
受地铁施工等影响
部分区域将停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好军嫂”荣登“中国好人榜”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李天啸

初夏的周末,管城区东大街办事处商城遗址公园,梅竹正在与志愿者一起开展“学传统学经典,争当中华好少年”演讲励志行动,引领青少年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知荣辱、树新风。

4月,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主推的“中国好人榜”,梅竹榜上有名,成为当月全国10名“助人为乐好人”。

梅竹,管城区工信委党委副书记。她出生在地处鄂豫皖革命老区大别山的固始县,从小就有着浓烈的爱国拥军情结,几次应征,却都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1989年初,她只身前往老山前线慰问,将价值3000多元的书籍、文体器材和食品送到前方将士们的手中。1994年,经人介绍,她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嫂。为了进一步做好拥军工作,她把对军人的崇拜转化为对烈士的缅怀,固始县建设烈士陵园,她第一个捐款3800元;邻居大妈是军烈属,她就经常到家中帮助做事,大妈有病她就帮助照料……

2002年,梅竹随军来到了郑州,安置在管城区南关办事处。她把拥军当作不悔的甜蜜事业,把助人为乐作为真情所系的执着追求,每逢“八一”建军节,她都要组建拥军小分队,慰问部队官兵,为他们送去水果、食品、鞋垫等慰问品。

2004年,全国青年志愿者、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李志平要创办“爱心热线”,她主动加入到“爱心热线”,把业余时间投到热线上,10多年不辍,共接到求助电话1万多个,接待群众来访3800多人次,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求助者提供法律援助400多人次,走访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共3000多户。参加热线的志愿者,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7000人。

20多年来,梅竹每年都要从自己收入并不高的工资中,拿出一半以上来做慈善。残疾人戴运蕊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梅竹知道后,几次到学校找校长商量,并拿出3000多元,解决了孩子的学费问题……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梅竹先后被信阳地委、行署,郑州市和河南省评为“拥军模范”“学雷锋标兵”“三八红旗手”“郑州市文明市民”“郑州市好军嫂”“郑州市十大优秀青年”,她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武警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我是从大别山革命老区走出来的农家女,能够跻身‘中国好人榜’,我倍感光荣和自豪,更加感受到肩负责任和义务。”梅竹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