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日月变易寻规律 金文“易”字像虫形,《说文解字》: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意思是说:易,蜥易,又叫蝘蜒、守宫。字形像蜥易之形。因蜥蜴随环境变色,于是易延伸成“变易”义。 《易经》中的易就是阐述宇宙万物的生存变化之道。《易经》是上古圣人仰观天象,日月交替而得,易字是上日下月,勿是月之变形。易字表义万事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规律之根本。所以,“易”字是对《易经》一书的高度概括,其中的关键还是一个“雨”字。《易经·归妹卦》还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即天地最根本的功能就生成万物,使万物生成发育就是易的体现,天地不交合就没有万物的发生。天地交合最直观的形式便是降雨天气,即天倾注雨水于大地,之后才有草木繁茂,万物化生。天的功能作用在于行云布雨,是万物发生的根元,天是主宰,是主动,是创始;地的作用顺承天的意志,为万物的发生和生长提供条件,地是顺从,是被动,是滋养。 《易经·系辞上传》说,“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也就是说,天地之间虽然有雨水,但不会像“易”字那样随人的心愿,让人心想事成,所以要判断,要通变,要明白万事万物变化就在于阴阳的相互转化。 还有人从甲骨文“易”字形分析,认为“易”字有注水、两器物之间的“裒多益寡”之表象,所以有“变换、交易”之义。 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 石全中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